「學校老師規定,孩子午餐製造出來的垃圾必須帶回家丟!當時我就想,男孩子粗心大意,肯定不可能將用過的塑膠袋細心地帶回家裏,要是丟在學校,肯定又要被老師說了……」作為媽媽的北溫居民Anahita Shahrvini實在是傷透腦筋,到底午餐要用什麼裝才好,這一想,她的世界完全改觀。
「要是沒有我孩子老師的『要求』,我的生意也不可能成真!」
文:葉曉蓉 圖:gogoBags
市售的塑膠夾鍊袋裝蘋果、餅乾雖然方便,但塑膠材質製造垃圾,若是洗淨後再用,膠袋容易破,壽命又短,清洗過程也麻煩,加上用塑膠袋裝生鮮蔬果,袋子不透氣,水氣在內聚集,更容易減少蔬果壽命。
當Anahita正煩惱時,她的媽媽Ruby Bahramshahry剛從伊朗移民至加拿大,作為新移民,面對新環境難免寂寞,加上語言不通,不敢找工作;看到陷入低潮的母親,加上午餐裝袋的難題,聰明的Anahita想到了兩全其美的方法!
塑膠夾鍊袋不能回收,用過幾次就要丟(許多人更是用一次即丟),這是Anahita認為最大的問題,她想到在伊朗時看到祖母會用棉布包裹沒吃完的麵包來保鮮,也曾用同樣的方法來保存多餘的香草,既然「古法」是這樣做,何不將「棉布」轉為容易裝東西「棉袋」,再加上防水的特性,取代塑膠夾鍊袋!
「我和會裁縫的媽媽討論,她給了我更多製作上的概念,我決定以這個起家,開一間公司給沒有工作的媽媽一個職位,順便解決午餐裝袋的問題,一舉兩得!」
棉袋更環保
2010年的夏天,Anahita和媽媽一起開創了保鮮棉袋公司gogoBags,兩人在短短幾個月內趕工,製作裝三文治和小零食的大小兩款保鮮棉袋。
「我和媽媽決定,棉袋內裏必須是可以安全觸碰到食物的棉布材質,外層則在多方考量下,決定使用加拿大食品安全等級的聚酯纖維,來確保袋外具有抗水性。」
她補充,保鮮棉袋最初的原型是要給自己孩子使用,所以有三項要求:必須是食品安全等級,對孩子無傷害,並且可以機器(洗衣或洗碗機皆可)清洗,不給忙碌的媽媽(自己)添麻煩,最後加上降低塑膠袋的使用,避免製造過多的垃圾,保護環境。
gogoBags的第一批產品,就在學校的義賣活動亮相,Anahita笑稱,當時連商標都是手縫的,非常不專業,但卻受到許多家長的歡迎,當時還吸引北溫社區報紙North Shore News來採訪,文章發表時正好是北溫聖誕手工市集開幕的前一天,為參加市集的gogoBags即時宣傳,讓Anahita的手製保鮮棉袋公司有一個好的開始。
質量擺第一
gogoBags其實並非Anahita第一間公司,由於父親經營旅行社,她累積了許多相關經驗,開設屬於自己的旅行社公司,但經營兩、三年後,迎來第一個孩子,毅然決定放棄事業。
「並不是我不渴望工作,但我不希望每天朝九晚五,錯失與孩子相伴每一個時刻。」兒子、女兒相繼出生後,Anahita從事了許多不同的行業,旅行業務專員、會計或是室內設計師,但這些似乎都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一直到「gogoBags」的誕生。
「我天天可以看到我媽,也能每天去接孩子下課。」她打趣,母親是「生產經理」,自己負責市場和銷售,一個製作一個賣,加上孩子使用剛剛好!
她笑說,家裏少不了使用自家產品,一家四口算下來,粗略估計少用了三百個塑膠袋,一個「gogoBags」生產保鮮棉袋可使用五年或以上,甚至有七年前的客戶表示仍再使用當初購買的商品,這更堅定了Anahita維持產品質量的決心。
實在不能說自己非常的環保,但是透過產品,希望能減少塑膠袋的使用,並鼓吹更多人加入保護環境的行列,她笑說,只希望能透過小小的棉袋,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目前gogoBags除了最初的三文治袋,還研發了許多不同的外帶小食袋、廚房專用裝蔬菜水果的大型棉袋,以及可裝刀叉餐具組、可裝鋼製環保吸管和牙刷的長型棉袋,近期產品線還增添了可重複使用的棉茶包袋。
「顧客的回饋是我最棒的靈感來源!」她指着裝牙刷的長型棉袋和茶包袋表示,這些都是客人給的意見,推出後皆獲得不錯的好評。
從網站gogobags.ca、本地手工市場以及各大零售店起家,「gogoBags」在產品線隨着市場不斷擴大,今年更進攻美國電商亞馬遜,希望能開拓更多的跨國生意。
「當然,我還是會參與今年的手工市集展『Make It Show』,和顧客面對面暢聊是最棒的事!」
經營小檔案
啟動資金:約四千元
僱用人數:五位裁縫加上自己的媽媽
成本回收:已回收
創業總結
最滿意之處:實現自己工作時間自由的夢想,解決媽媽在異鄉的工作問題以及孩子午餐裝袋的窘境
待改善之處:發展出更多相關產品線
優點:產品耐用,食用等級材料製成,讓大人小孩可安心使用,並減少塑膠袋的使用,更添環保
缺點:產品耐用,可用多年,客人購買後就沒有相同需求
前景:推廣至電商亞馬遜,將產品跨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