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今年《施政報告》在勞工及福利範疇的另一焦點,在於檢討及放寬「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的門檻。據了解,政府正研究放寬低津各家庭單位的工時及入息申請門檻,但會否擴展至「一人住戶」,消息透露,由於此做法與鼓勵就業交通津貼有重疊,料會留待檢討交通津貼時才一併處理。 政府去年5月推出低津,旨在釋放勞動力、鼓勵自力更生及紓緩跨代貧窮。除須符合資產及入息限額,申請人分別須每月做滿144小時或192小時才符合申領基本或高額津貼要求。 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回覆,截至上月29日,收到逾9.17萬宗低津申請,約8.12萬宗獲批,涉款約9.33億元;約3.63萬家庭及約13.2萬人受惠,較當局當初估算可惠及20萬個家庭、70萬人受惠目標,有顯著落差。 申請偏低學者倡減工時門檻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認為,低津有助改善基層生活,但不少人為符合高額津貼工時門檻,需每月工作滿192小時,變相影響家庭生活。他相信低津申請數字偏低,與「長工時及低入息」的申請門檻及繁複手續有關,建議合併申請人及其家人的總工時計算,另將高額津貼工時門檻放寬至144小時。 爭取低收入家庭保障聯席組織幹事李風清認為,一人住戶須獨自承擔租金等支出,若關愛基金明年取消派發「N無津貼」,相信一人住戶在職貧窮情G會惡化,促請政府將單身者納入低津計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