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樓價高且房屋供應不足,香港大學學者提議政府成立常設決策機構,為整體土地供應作規劃,又建議大規模填海作長遠土地供應,並提出可研究填平佔地約1200公頃的船灣淡水湖,估計可供應30萬個單位。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批評填平船灣淡水湖的建議「完全脫離現實」,環團亦斥「無稽」。 指填海可免收地搬遷居民 港大科斯產權研究中心昨發表研究報告,指本港自回歸後幾乎沒有大型填海發展計劃,綜合政府數字,本地填海面積由1990年代高峰2005公頃,減至現時近乎零。港大建築學院房地產及建設系教授黎偉聰指出,對於長遠供應土地,大型填海無論在行政及實施方面,均較開闢新土地或重新規劃城鎮有效,「不需要驚動居民搬遷,又不需與土地擁有者周旋」。 中心還指可以考慮把儲存東江水的船灣淡水湖做填土工程以發展新市鎮。水務署網頁顯示,船灣淡水湖是香港第二大水塘,容量2.3億立方米。同系教授鄒廣榮指船灣淡水湖原來的自然環境已在興建水塘時被破壞,故再發展該位置,對環境影響相對少。鄒又解釋,可利用引水道將東江水引到其他水塘,又建議政府增建海水化淡廠。 林超英:完全脫離現實 林超英昨回應填平船灣淡水湖起樓的建議,批評是「完全脫離現實」。林指船灣淡水湖用作儲存淡水,香港需要多個地方儲水,以免一旦「發生意外」時沒後備水飲用,「不能完全依賴東江水」。林又指海水化淡非取代方案,「(化淡)需再用大量能量」。環保觸覺亦批建議「無稽」,指現時房屋問題是內地來港人口增長過多及私樓炒賣所致,填海亦未有顧及可持續發展因素。 林建鋒曾提填淡水湖建議 這並非首次有人提出填平船灣淡水湖起樓,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於2013年接受《文匯報》訪問時,也曾提出同類建議。 發展局回覆稱,正推展多項與維港以外填海相關的研究,包括為小蠔灣、龍鼓灘和馬料水3個近岸填海地點做技術研究,預計下半年完成,另計劃向立法會申請撥款,以期盡快開展欣澳、龍鼓灘和馬料水填海的規劃及工程研究。局方又指正籌備成立專責小組檢視土地供應來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