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不鬥最快 用心查證 不要假新聞
【明報專訊】在資訊氾濫的年代,真假雜亂消息四竄,為搶眼球、鬥快、鬥新鮮,隨時變成以訛傳訛,在「亂世」中尋找真相,是即時新聞的重大責任。
要快抑或要準?要搶收視抑或要講深度?要迎合八卦抑或要有「營養」?是網編時刻的內心交戰。網民分享的事情無奇不有,在大眾關注的「網聞」中,網編最首要的工作是核實真偽,把消息轉載很簡易,卻又很易出錯,若每每錯了再改過,就會變成「狼來了」,故每遇重點網聞,網編必在消化後設法找出涉事人物或機構核實,這要花一點時間,卻是很重要的一步。
找到當事人
傳聞變新聞
如早前網上瘋傳有自閉孩子家長分享兒子在校被同學打卻不獲處理,有關消息在不具名群組中出現,是當時很多人關心的議題,甚至有人爆出涉事校名。要尋找這不知名家長極為困難,小編遂先聯絡相關組織了解,獲告知不時接獲同類投訴,那顯示事件具一定真確性;小編同時聯絡被點名學校,惟不論致電或登門求訪,都未獲回覆。
要了解一件事,也許當事人的說法才最準確,小編循不同途徑打聽,最終聯絡到涉事家長,深入了解下把事件內情、孩子最新情G等詳細報道,令一個最初的網上傳聞,變成了活生生個案,藉以把現行制度中未臻完善的部分展現,望可避免再出現下個同類個案。
有時候遇上線索不足、新聞性又很強的網聞,查證過程就更困難,惟當中或包含對社會很重要的資訊,又該如何處理呢?
盼讀者能安心分享
網編會聯絡不同專業人士聽取意見,供讀者參考,例如不時傳出各區有拐帶兒童的消息,令家長擔心,有關消息未必一定能找到當事人受訪,網編會第一時間找警方回應,求證事主有否報警及警方是否有接獲同類舉報,從實證讓大眾判斷是否真有其事。
說到底,網上消息太快,網編只能努力加把勁趕上,最希望的是,就算沒能做到全行最快或獨家,但讀者看過報道後和朋友分享,當說到是《明報》報道後,大家都能安心知道,有關消息不會是一則假新聞。
資深編輯 郝君兒
(明報58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