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智叻星:學做圍村手粉 守護文化遺產

[2017.03.10] 發表
(圖一)
(圖二)

【明報專訊】小四S班跟隨保良局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小學四年級的方天琳(圖一右)及梁若晞(圖一左)來到元朗洲頭村「傳統圍村文化之家」,一邊學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傳統食物「手粉」,一邊認識圍村的祭祖與飲食文化!

「傳統圍村文化之家」創辦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文氏的後人文英嬌(圖二),將手粉、茶粿、清明仔、番薯餅四種圍村糕點申報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並舉辦圍村食物工作坊,希望承傳圍村飲食文化。初次接觸手粉的天琳和若晞對圍村食物認識不多,但天琳觀察到「圍村食物多是甜品,如茶粿、缽仔糕」;若晞更發現一個「秘密」:「圍村食物大多以糖、花生製成。」原來以前圍村種植稻米,土地較貧瘠的後山則會用來種花生,因此圍村有很多食物以花生製成!圍村人重視祭祀,手粉以前是圍村人七月節(即農曆七月十四日)的祭祖食物,但時至今日,手粉和茶粿等祭祖食物已不再講究進食時節,想吃就可吃了!

《智叻Smarties'中文 334期》

更多教育
趣談香港地:布袋澳 西貢的「布袋」
【明報專訊】布袋澳是西貢清水灣半島的一個海灣,這名字或令人聯想起五代時期的著名高僧布袋和尚,然而「布袋澳」其實與布袋和尚無關。它之所以名為「... 詳情
齊來讀時事:名人故居擬清場修繕保育
【明報專訊】北京西城區計劃啟動文物建築「騰退」(清空)工程,把名人故居等文物建築內的人遣散,以作保育、佈置展覽。有遊客指現時名人故居展品不足... 詳情
【明報專訊】■遊戲一 A ■遊戲二 把第2隻杯子的水倒入第7隻杯子,將第4隻杯子的水倒進第9隻杯子。 ■遊戲三 ... 詳情
【明報專訊】傘可遮陽擋雨,是家裏必備的物品。古時傘稱為「簦」、「蓋」。傘不單是實用的工具,不少達官貴人和士大夫還喜以造工華麗的傘作裝飾品,象... 詳情
【明報專訊】余光中〈小詩題傘〉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