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香港地:布袋澳 西貢的「布袋」
[2017.03.10] 發表
【明報專訊】布袋澳是西貢清水灣半島的一個海灣,這名字或令人聯想起五代時期的著名高僧布袋和尚,然而「布袋澳」其實與布袋和尚無關。它之所以名為「布袋澳」,是由於布袋澳海灣和中國古代常用的布袋形狀相似。布袋澳三面環山,出海口窄而海灣闊,像個圓鼓鼓的布袋;而「澳」指的是可以泊船的彎曲海面,因此把它名為「布袋澳」。《隋書‧食貨志》記載:「有司嘗進乾姜,以布袋貯之」,可見至少自隋代開始,布袋已是平民百姓生活常用的容器。
■好品德
積穀防饑
從《隋書·食貨志》可見,布袋最初是貯存食物的容器。古人有「積穀防饑」的概念,意思是預先貯存部分食物,即使日後面對饑荒等災難也能應對,後來這成語引伸指凡事早作準備,以備不時之需。
更多教育
【明報專訊】傘可遮陽擋雨,是家裏必備的物品。古時傘稱為「簦」、「蓋」。傘不單是實用的工具,不少達官貴人和士大夫還喜以造工華麗的傘作裝飾品,象...
詳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