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電影《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橫掃多個歐美電影大獎,在香港亦口碑載道。筆者喜歡這齣電影,希望分享一下觀後感。
電影以男女主角追求夢想為主軸,描寫兩人為各自的目標堅持及努力,過程中除受到現實生活的考驗,亦經歷迷惘、矛盾、應否放棄夢想的掙扎,最後越過障礙、夢想成真。有觀眾看後大受感動、再三回味,亦有人覺得故事不切實際,未夠「貼地」,甚至認為理想只是小部分「有條件人士」的專利。
夢想、選擇、代價
筆者會鼓勵學生尋夢,並深信學生的潛能。青少年身上的包袱比成年人少,而且擁有珍貴的資本:時間,青少年實在不妨放膽一點。
「夢想的代價」可算是《星聲夢裡人》的主題,電影描繪成功的追夢故事,但同時是傷感的愛情故事。如果女主角放棄戲劇,跟隨男主角巡迴演出爵士樂;又或男主角放棄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兩人隨女主角的電影拍攝而到巴黎生活,結局就是共諧連理。然而電影的結局卻是兩人為追求自己的目標,不知不覺愈走愈遠,最終犧牲了愛情。男女主角經歷種種選擇,不同的決定就改變了將來的道路,當中的關鍵在於「選擇」。
研究通識議題時,教師會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或可能性去探索:不同方向、各種向度可行性如何、代價大小等等,正是「選擇」的體現。放眼遠望,我們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充滿可能性?我們的生活又何嘗不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所組成?
放膽離開舒適區
有些人的目標能透過學業達成,然而更多人的夢想要從其他途徑達成。就讀著名學校、學業成績彪炳的人得到社會的普遍期望,前途顯得光明,卻同時背負難以拋下的包袱。表面上看似是「有條件」的人,實則可能受困於家人、學校、朋友的期望,「囚禁」於「安全區」:中學選擇最有利升讀大學的科目;大學修讀無興趣但有前途的學系;畢業後從事不喜歡但賺錢的職業,到頭來過茈O人羨慕卻枯燥無味的生活。
就荂u夢想的動力」這課題,我們可先從內在動力去探討。心理學家馬斯洛(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s)指出,「自我實現」是發揮潛能的動力,亦是對天賦能力、潛力的開拓及使用。這種傾向推動成長,驅使我們竭力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事。
另一位心理學家弗魯姆(Victor H. Vroom)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指出,人會主觀地決定各種期望所帶來的結果的不同價值。每個人對結果的期望各有偏好。而且,人渴求達到目標,面對尚未實現的目標會產生期望,目標反而激發力量,而力量的大小便取決於目標價值和期望概率。因此,假如一個人把目標的價值看得愈大,估計能實現目標的概率也愈高,那麼這個目標激發動機的力量便會愈強烈。
以上兩種理論不約而同展示出「激發內在動力」的重要及力量,能確立目標的人,才能成為實踐夢想的人。事實上,追夢的過程也是一段個人成長的歷程。
夢想看似不切實際 實有意義
對中學生來說,「追尋夢想」絕不陌生。事實上,要令夢想變得有意義,單憑內在動力並不足夠,先掌握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協作能力及情緒管理能力是務實的做法,在爭取目標前,先令自己成為一個「有準備的人」。
現今教育講求多元智能,社會亦需要不同姿彩,青少年充滿可塑性,將來的世界可以很廣闊。作為教師,我勉勵學生對自己要有切實的期望,亦要有敢於追夢的魄力與勇氣。
最後送上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名句:「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There's no greater happiness than striving for one's ideal in the world.)
文:鐘聲慈善社胡陳金枝中學 黎金志老師
■關鍵字
夢想、代價、潛能、期望理論、追求目標、內在動力、需求層次理論
(通識網:www.LiberalStudie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