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年人患上廣被以為是「老人病」的認知障礙症,於家人而言,是打一場莫名其妙的仗。杜太的丈夫50多歲便出現相關病徵,除有記憶力衰退的典型徵象,更現脾氣暴躁及種種怪異行為,杜太表示,作為照顧者要抱樂觀心態,有需要亦一定要向身邊人求助,「我呢場仗係打唔完,所以一定要(幫自己)加油」。 中風後性情變 輾轉確診認知障礙 杜先生在2004年51歲之齡突遇急性中風,多次大手術後,面對短暫失憶等後遺症,經過杜太悉心照顧一年多,身體逐漸康復,未料卻突然「性情大變」。 杜太憶述,丈夫由一名從不說粗言穢語、孝順顧家、與她相敬如賓的謙謙君子,轉變成另一極端:每每不問因由以粗言惡語對待、與父母大打出手。在「家嘈屋閉、永無寧日」情G下,杜太常成「磨心」,「很無助,每晚獨處偷偷地哭,不禁擔心自己有抑鬱」,但她當時以為「後遺症」會隨時日消失,「一直緊抱希望」。及至2011年,輾轉下當時58歲的杜先生終確診患有血管性認知障礙症,「這又令人接受不了,這麼年輕怎可能有老人癡呆?」 隨性情大變而來的,是杜先生的怪異行為,如偷走茶樓的筷子架、餐廳的餐具;走到街上,會執意地收拾坑渠的垃圾放進垃圾桶,又會拾起煙蒂吸起來,甚至攤開雙手向途人「行乞要錢」等。杜太表示,一切改變令她難以理解,向醫生訴說也只有「咁你睇緊齱v的回應。她形容生活已成「24小時的角力」,要每日緊盯丈夫,「只有我自己激心,但佢好快唔記得,所以要自己調整心態,太多事激氣不來」,逐漸接受「千變萬化」的丈夫,「今日呢個應對方法得,下一次已無效,要見招拆招」。 指社會認識貧乏 遇歧視目光 杜太認為,照顧中年認知障礙症患者與老人患者有所不同,社會對其認識甚貧乏,丈夫的情形仍有家人未能接受,街上亦不乏莫名的歧視目光,加上中年患者仍有行為能力,「行得走得,不忍心他困在老人院度日,但自己亦因而疲於奔命」。杜太又稱,當感到疲憊沮喪時,只要回想丈夫患病前的各種美好,再向身邊人傾訴,便會重燃動力,照顧需要她的丈夫。 明報記者 利君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