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網上傳出豆品店老字號「公和荳品廠」改用即棄膠製餐具,引起關注。其九龍城分店負責人證實,今年8月接獲食環署通知,該店只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沒食肆牌照,不能提供堂食,只能提供外賣供人在處所以外地方進食。但昨日仍有顧客在店內進食,該店回應說,署方「無話不可(在店內進食)」。(楊柏賢攝)
放大
 
位於九龍城的「公和荳品廠」近期改用即棄的膠餐具。(楊柏賢攝)
放大
 

其他新聞
直播節目宣傳myTV SUPER 無綫被罰20萬
研究:阿士匹靈可致腸出血 心血管輕症應停服
今起6天嚴打違泊 抄牌前不預先警告
港府撤星洲黃色旅警
殘疾院舍違契須交吉 社署:月初已拒續期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公和無食肆牌改膠碗當外賣 老牌豆品店變「立食」 食環﹕仍要領牌

【明報專訊】網上傳出豆品店老字號「公和荳品廠」改用即棄的膠製餐具,引起關注。其九龍城分店負責人證實,今年8月接獲食環署通知,該店只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沒食肆牌照,不能提供堂食,只能提供外賣,故改用外賣用膠餐具。食環署今年已因應該店及深水埗分店無牌經營食肆而檢控。

食環:餐具物料非考慮因素

食環署表示,深水埗北河街及九龍城福佬村道的「公和」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根據《食物業規例》,有關店舖只可配製食物出售,供人在處所以外地方進食,違規者可遭檢控。處所使用塑膠或其他物料的碗具,並非考慮檢控因素。若食物業處所出售膳食或非瓶裝的不含酒精飲品,供人在其處所內飲食,須領取食肆牌照。

該署今年分別向北河街及九龍城分店無牌經營食肆,分別提出3宗及1宗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另加每日罰款900元。

公和:署方「無話不可」店內食

位於九龍城的公和荳品廠負責人潘小姐表示,其父1997年接手該店,自己負責管理10多年間,食環署一直有到場巡查,但此前未曾告訴她不可提供堂食。至今年8月尾,她接獲食環署通知,有人投訴該店不外借廁所及懷疑違規提供堂食。她表示,署方向她解釋,該店只持有食物製造廠牌照 ,而不可提供堂食,只可以外賣,因此「不可以用洗得的碗……要外賣般……要不然我都不會用膠叉啦」。

她說,食環署職員說其經營模式可參考提供熟食的便利店,該店已收起店內的椅子及改用外賣用的膠碗、膠碟及膠叉等,仍容許顧客在店內進食,並指署方「無話不可(在店內進食)」。

指申食肆牌裝修太貴

食環署向本報表示,食物製造廠牌照持牌者只可配製食物出售,供人在處所以外地方進食。

至於會否申請食肆牌,潘小姐說,若要領食肆牌或需裝修,估計要花費過百萬元,但該店只餘兩年租約,難以回本,唯有「見步行步」。本報昨未能聯絡深水埗公和的負責人。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店舖申請食肆牌照,廚房及供食客用餐面積有特定比例,而所涉的油煙及通風設備,與食物製造廠亦有不同,故店舖可能有需要裝修。

 
 
今日相關新聞
公和無食肆牌改膠碗當外賣 老牌豆品店變「立食」 食環﹕仍要領牌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