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選前多個主流民調機構均稱希拉里領先,美國主流傳媒在選前亦紛紛表態支持希拉里,可是最後特朗普卻令一地眼鏡碎。《紐約時報》傳媒事務評論員魯滕貝格(Jim Rutenberg)昨稱,雖然美國傳媒為了今次選戰動用高科技、大數據以及精密模型,可是最終不僅落後於新聞、甚至是落後全國形勢,誤判實情。
怕被指瘋癲 拒認撐特朗普
魯滕貝格批評,傳媒報道時將焦點放在「跑馬仔」,只關心誰勝誰負,結果錯失身邊事。他說:「政治不止是數字,數據不能時常捕捉人類狀態。」他認為,若民調並不預期希拉里勝出,可能傳媒會花更多心思去深入發掘特朗普取勝之道。他稱,傳媒未能捕捉民情已非第一次,2008年茶黨崛起便是一例。
保守派一直批評,傳媒對保守宗教、郊區居民以及貧窮白人有偏見,以至未能理解特朗普支持者。移民美國20多年、現居於加州的港人徐蕙娟對特朗普勝出不是太驚奇,她以自身經驗稱,不少特朗普支持者怕被視為「瘋癲」,都不肯表露身分。
民主黨政策「過火」 恐美左傾
在美國傳媒報道中,支持特朗普多是教育程度較低的一群,但徐蕙娟稱其實有不少教育程度高者亦撐特朗普。她稱,自己支持特朗普是因為支持共和黨,認為美國在民主黨主政8年下,不少社會政策「過火」,例如近年引起不少爭議的跨性別人士可使用女廁。她表示,除了經濟,美國最關注的議題便是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同性戀婚姻以及大麻合法化等問題。共和黨人一直阻撓奧巴馬任命大法官,擔心任命自由派法官將令最高法院偏向自由派,未來判決將更把美國推向左。徐蕙娟認為,「兩害取其輕」下特朗普比希拉里好,而且相信他當上總統後會有國會及幕僚制衡。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