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每百萬人口僅5.8人捐器官,較全球第一的西班牙少八成半,港府銳意令中央登記名冊人數於今年內「翻倍」至40萬,惟西班牙的器官捐贈專家來港分享時表示,中央名冊成效低,並指本港只得9名器官捐贈聯絡主任「非常差」,以西班牙標準推算,香港應需要50人為捐器官協調及統籌,即現有人手少了八成人,建議香港加強醫護培訓。
認為與病人家屬溝通較名冊重要
西班牙每百萬人中便有39.7名器官捐贈者,捐贈率是全球最高,當地器官捐獻和移植研究院院長馬邁迪(Martq Manyalich)昨在瑪麗醫院舉行講座分享經驗,他表示西班牙沒設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因成本昂貴,且成效不高,認為更重要是與病人及家屬面對面溝通。
西國重培訓 醫院設獨立統籌團隊
馬邁迪稱,當地重視醫護的器官捐贈培訓,1989年開始已設立國立移植中心,至今逾1.6萬名醫護曾受訓。他又指出,大部分醫院也有獨立的「器官捐贈統籌團隊」(TPM),主要負責尋找潛在的合適捐贈者,與家屬溝通及協調捐贈程序,但不會參與最終移植手術;他說,當地TPM人手比例標準為每百萬人口有7人,現有TPM高於標準,在4700萬人口中,TPM多達189隊、共500人,當中主要是深切治療醫生及護士,他所在的醫院則有10人擔任TPM,醫護各半。
對於香港僅得9名由護士擔任的器官捐贈聯絡主任,馬邁迪認為此數字「非常差」(very poor),若按西班牙的TPM標準推算,香港應需要約50人擔任TPM,他建議香港的醫院應加強醫護培訓。
默許制未必較自願制有效
此外,本港正討論需否由「自願捐贈(opt-in)」改為「預設默許(opt-out)」,西班牙正奉行「預設默許」,但馬邁迪強調,無論是自願捐贈還是預設默許都不重要,最重要是令家屬理解及接受,以西班牙為例,即使死者生前沒提出反對捐器官,仍會多次徵求家屬同意才做移植,而新加坡立例預設默許捐器官後,其捐贈率不升反跌。
馬邁迪稱,西班牙在多方面加強捐贈意識,小學已設器官捐贈課程及帶領小學生探訪醫院,醫學生更要接受至少40小時培訓、專科醫生則要受訓3日。他認為器官捐贈率低,不一定只是文化問題,反而需要改善醫療制度。
港專家:名冊成效需時觀察
食衛局發言人表示,就提升器官移植率來說,及早登記捐贈器官與為醫護提供適當訓練同樣重要,醫管局有定期培訓前線同事,至今已有近180名醫護人員受訓,當局會適時檢視推廣工作成效。香港移植學會會長翟偉良稱,曾有其他地方推動了中央名冊,卻未有提高捐贈率,但很難以此判斷港府的方向錯誤,仍需時觀察成效,他認同更重要是加強醫護培訓,本港每百萬人口僅得1.2名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本港面對醫護不足,即使未能與西班牙比例看齊,「加到(每百萬人口)3個(主任)都好」。他亦贊同由醫生組隊推動器官捐贈,可考慮以兼職形式招聘,因由醫生講解更易獲取病人及家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