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70年4次大改地名
現下,一場聲勢浩大的地名普查,正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據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今年3月份的決定,此次普查將加強地名文化保護,重點清理整治居民區、街巷存在的「大、洋、怪、重」地名。
其實,自1949年以來,中國已有過4次大規模的地名更改潮,原因各有不同。而近來,地方又出現改名「復古風」,甚至有地方爭著要當西門慶故里。
第一次:取消華夏文化優越感地名
1951年,政務院下發文件,要求清理「帶有歧視或侮辱少數民族性質」的地名。
隨後,相當數量被認為具有華夏文化優越感的地名被取消,如歸綏更名為呼和浩特、迪化更名為烏魯木齊、景化縣更名為呼圖壁縣、懋功縣更名為小金縣、鎮南關更名為睦南關……基本上,地名凡含有「綏」、「化」、「平」、「鎮」、「宣」這類彰顯中央王朝、華夏文明影響力所及之字眼者,都被更改了。
這場更名運動,本意是好的,但具體到某個地名,是否有必要更改,卻很值得商榷。
比如,雲南宣威縣,被認為有「宣揚大漢天威」之意,遂被更名為榕峰縣;但是呢,宣威縣的前身是雍正五年(1727年)所設宣威州,已沿革200餘年,當地百姓也已非雍正時代的土司之民,實無必要更改。且隨意更名,也破壞多年來聚附在地名上的品牌資源。
至1959年,因「榕峰火腿」海外出口不利,經國務院批准,榕峰縣又改回了宣威縣。
此一時期,清除帝國主義侵略及封建迷信色彩,也是地名更改的一大方向。最著名者,莫過於「額菲爾士峰」被更名為「珠穆朗瑪峰」、「外喜馬拉雅山」被更名為「岡底斯山」(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