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英國文化協會在港開設首間國際幼稚園,採用英國的國際小學課程(IPC, The 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8月開學,招收幼兒班(K1)至高班(K3)半日制學生,每級暫設一班,各有約20個學額,現正接受報名。該校每年學費7.28萬元,同時採用英語、廣東話及普通話教學,校方表示會培養學生國際思維,即尊重其他文化及對國際事件感興趣。
在港首設暫每級一班 各約20學額
幼園校舍設於金鐘英國文化協會的中心,校長華詩敏(Jasmina Wadhwani )表示,IPC源自英國國家早期教育綱要(EYFS,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但其學習目標及評核學生方法更清晰,如會列出多種觀察學生表現的方式供教師採用;校方亦會尊重每個孩子的發展模式和學習步伐。
該校主要採用主題教學,包括7個學習範疇,分別為溝通及語言;體能發展(體育、健康、自理);社交和情緒發展(建立關係、自信、自覺、道德);文學;數學;認識世界(人與社區、科技);表達藝術和設計(藝術、音樂、戲劇)。
推主題教學 英粵普並用
學生在學3年各有五成課時採用英語,廣東話佔總課時比重則由K1的40%下調至K2的30%,K3時剩下25%;普通話課時則逐步增加;讀寫會採用繁體字。
華詩敏表示,學生認知其國籍之餘,亦要明白「大家都相似,只是膚色不同」,校方會藉慶祝各國重要節日,包括中國新年、復活節、印度的光明節等,讓學生認識各國文化,「若光明節有節日服飾,我們可提供資料讓家長買或借用這些服飾,供子女穿著,但不是強制的」。
家長須面試 談子女特質在家情G
該校正接受入學時年滿2歲8個月至6歲的學生報讀K1至K3,不會設定本港及國際學生比例,所有申請人都可面試。面試會用英文,但會為有需要的學童和家長翻譯。學生要參與小組遊戲,教師從中觀察其態度,但不會問學術題目。
家長亦要接受面試,講解子女特質和在家情G、送子女到該校的目標。華詩敏稱,開明、尊重他人意見及願與學校合作培育子女的家長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