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魁北克耳鳴學會(Tinnitus Association of Quebec)會長說﹐年輕人慣用便攜式設備聽音樂﹐往往沒有意識到﹐他們把音量調得太大﹐容易損害聽力。
赫伯特(Sylvie Hebert)說﹕「目前﹐愈來愈多研究報告發表﹐指便攜式收聽裝置的使用量太大。」
赫伯特也是滿地可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學院(School of Speech Therapy and Audiology)的心理學教授﹐他說耳鳴學會看到人們在更年輕的時候出現聽力問題﹐他們的聽力可能會逐漸減弱﹐年輕人即時沒意識到。在某個階段﹐他們可能有更大的機會喪失聽力、產生耳鳴。
世界衛生組織說﹐「由於人們不安全使用個人音響裝置﹐在吵雜的娛樂場所聽到聽力損害程度大的聲音」﹐11億青少年有損害或喪失聽力的風險。
赫伯特說﹐耳朵接觸到非常大的聲音﹐內耳對音樂敏銳的纖毛細胞就會損壞。纖毛細胞損壞後﹐功能就會喪失﹐無法再生。
助聽器可以擴大聲量﹐但無法取代辨別音質和聲音清晰度的纖毛細胞。
人們可能有短期的聽力損害﹐但要經過多年﹐才會喪失聽力或產生耳鳴。
大約15%的人口有某種形式的耳鳴﹐赫伯特估計﹐魁省有大約6萬至8萬人有嚴重耳鳴﹐愈來愈多人確診這種耳疾。
赫伯特建議民眾﹐採取下述方法保護聽力﹕
•留意噪音﹐在吵雜的環境下﹐你必須大聲呼喊﹐人們才能聽到﹐那表示噪音太大﹔
•調校音響裝置的音量﹐到最高水平的三分之一﹔
•聲浪超過最高音量的一半﹐盡量少接觸﹔
•音量達到85分貝或以上﹐應限制接觸時間在8小時之內﹔
•音量愈大﹐接觸時間愈短﹐分貝增加3個﹐就要減少一半接觸時間。在88分貝水平﹐接觸時間應是4小時﹔音量達到91分貝﹐應接觸2小時﹔
•你和耳筒有一條手臂那麼遠的距離﹐你還能聽到音樂﹐那表示聲浪太高﹔
•一些舞場的音量太大﹐不應聽多過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