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走過貧瘠大地,孩童以石頭擲下樹上的棕櫚果,用頭鑿開堅硬外殼,才吃到堶悸漯G肉。在港任職護士10年的胡宇寧,今年到肯尼亞探訪助養兒童時也嘗過那果實。貧苦往往觸動胡宇寧,曾赴南非愛滋病病房做義工的她,見證當地物資及醫療設備匱乏後,決定辭去工作,本月隻身赴當地服務弱勢,盼「不是只為生活而工作」。 曾到當地愛滋病病房做義工 體會貧乏 32歲的胡宇寧,數年前放下營營役役的工作,到南非愛滋病病房當義工半年。短短半年,她深深體會到從前只在熒幕上看到的貧乏:有病童家長變賣醫生處方的愛滋病藥物,為的只是少許金錢過活;也有孩童大便後,母親因缺乏清水,只好以人奶為子女清潔。每次揪心的情景,都令胡宇寧思考護士使命為何。當地貧民窟醫院設施簡陋,如有病人患肺癆,亦缺乏完善隔離設備。但當地也有在香港難以得到的空間,可帶領病情較輕微的愛滋病病童到郊野或沙灘遊玩。 胡宇寧說,身邊不乏同儕有志擔當義務工作,「但總得個講字」。去年她決心要重返南非,並考獲當地護士牌照,本月將起行到當地,但暫未落實工作地點。人生路不熟,家人少不免擔心當地治安,不過仍放手讓她追夢。她說,將以每月2000港元租住當地居所,雖然南非護士薪酬約為本港護士的四分之一,但當地物價水平較低,若節儉過活,相信5萬港元也足夠生活一年。 薪酬減3/4 盼「不只為生活工作」 言語溝通方面,南非診所主要以英語溝通,亦有翻譯人員協助外地醫護與來自不同非洲部落的病患溝通。醫護團隊亦較國際化,有不少來自歐洲、菲律賓等地的實習生。 胡宇寧與非洲結緣,始於10年前透過宣明會助養肯尼亞男童Musa。早前她與兩名助養者隨宣明會到肯尼亞探訪。那日她走進草屋,昔日舊照中的小子,如今比她還高,Musa更向她說「你好」,笑說是從當地中國人學來,並帶她到屋後種滿菜和咖啡豆的農田參觀。 助養兒童也許是剎那間的決定,但責任卻是長遠的。胡宇寧與Musa多年來相隔千里,不時憑書信寄意。19歲的Musa下年料將升讀當地大學,字埵瘨●興z露對藥劑感興趣。即將前往南非服務的胡宇寧說,金錢支援遠不及關心助養孩童重要,盼Musa知道外界幫助他們,長大後也不忘助人。 明報記者 陳柔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