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fe﹕1.為何選擇在家學習?
【明報專訊】˙問﹕記者 ˙答﹕張思齊
問﹕既讀過主流中小學,又試過在家自學。過程中,(最後決定回歸自學的)最大考慮是什麼?
答﹕其實最主要考慮,教育都是為了學習吧,即令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覺得在家中可以學得更多、更快、更好。當然,始終是在香港,目標是要入大學,才會兜兜轉轉在小五時考中學。但去到中學時,因有蒐集過資料,發現原來在家中也可以考大學,便很開心繼續自家教育……在學校,簡單來說,為了顧全大家,一班可能有30個學生吧,有些時間可能用了在對你未必有幫助(的地方)。
問﹕何謂更多、更快、更好?
答﹕學得更多,是更深入了解相關的資料;更快則是由於是自學,是自行「發掘」所得的,所以讀到的一切都會有更深的記憶;更好是在於能享受學習的過程,感受閱讀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學習。
2.在家如何學習?
問﹕你現在的學習內容是什麼?
答﹕因為我想考中文系,所以我讀的主要是跟文科有關。想考(英國高考)的五科是中文、英文、中史、西史、「世史」(Classical Studies)。(西史不是世界史?)不是,它們是有分的。西史是西方的文化,但世史甚至包括希臘之類的*……(那其他學習範疇如數學……) Drop(退修)了。
問:那麼,功課從何來?
答:主要是由媽媽定的,但有些是自己感興趣的……現在開始跟past paper(歷屆試題)定(題目)……之前要求(寫)2000字,但近來可多可少,多數700字,但要能提出一個問題,或評論一件事。如今天早上,我便寫了篇荊軻刺秦皇的失敗原因,限寫500字,其實很辛苦。
問﹕如何判別自己是否學到了要學的知識?
答﹕其實有很多(考)試(資源),在網上也能找到DSE past paper,甚至現在有很多公開試……你報名就可以參加,很容易可以了解自己去到什麼程度。(那你有報過什麼試嗎?)暫時未,但有做past paper,從而判別(自己的能力)。最初連閱讀(試題)也有困難,到後來有(能)幫助(自己學習、思考),便會知道進步了。(中五程度,其實也是猜測出來的?)是的,是根據DSE和課程對照出來的,因為我也很難說自己給自己一個年終考試吧。
*註:上文提及「西史」為「History」(9389)一科,課程包括歐美歷史;「世史」為「Classical Studies」(9274),課程包括希臘羅馬文化。
3.怕不怕沒朋友?
問﹕基本上你的「老師」便是你媽媽……
答﹕對,還有些大學教授,以及很多世伯等。大家都有一同討論問題,這也是讓我覺得幸福,因為我了解「群體」更多……在學校,他們很茩姜s體生活,但那群體生活就只局限於學校本身。反而現在會去大學(旁聽),和教授、世伯傾談,甚至和一些很有成就、很「叻」的人交流等,這些都是好機會(去了解群體)。(你現在相對地少一個同齡的群體,會不會這樣?)同齡的群體,我想大家所謂的peer group(朋輩),就是你們可以互相溝通交流,但我會說我現在可能有更多這個機會(與人溝通)。
4.在家學習得與失
問﹕在家自學,有什麼得和失?
答﹕得在於我看到更多的事,了解到更多人、更多故事、更多文化。至於失,暫時應該沒有什麼失可言。
問﹕你關心政治嗎?
答﹕我很關心,這也是為什麼長大後想做記者,因為想帶來改變。(那麼你認為有什麼要改變的?)這我不大敢說……霧堿搌嵷l終隔了一重,可能我的想法過於象牙塔。有些政治問題,我不明白記者為什麼不能做到持平……我覺得(傳媒)應該是(政治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