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港土生土長的李登偉從美國回流6年,他憶述當年因為兒子先天器官移位而夭折,決定與太太回港,矢志推廣幹細胞研究。他在訪問中談起箇中經歷仍眼泛淚光,但這種切膚之痛卻令他視自己為幹細胞研究的捍衛者(Advocate)。 「最初沒想過去美國那麼久,讀成書反而返不到香港。」李登偉憶述早年在美國畢業後,因當地的事業發展機會令他留下,直至2010年才與太太回港,透露當年兒子因先天橫膈膜「無埋口」而器官移位,最終夭折,「換了今天,可試用幹細胞技術治療,就如『貼膠布』般,貼好受損位置,幹細胞亦可伴隨小朋友的受損部位一起長大」。 籌備再生醫學中心 推廣研究並重 但喪子之痛未有令他對醫學絕望,反促使他與太太回港,矢志推廣幹細胞技術。他說當年本港社會「神化」了幹細胞技術,「覺得(技術)令人長生不老,但並非這回事」。他回港以來到各處推廣,近日除接受團結香港基金的《敢創.香港》 節目訪問,亦籌備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劉鳴煒再生醫學中心的發展,「不能一邊想推廣(技術),一邊卻只躲於實驗室工作」。 李登偉認為,美國與本港兩地的科研文化不同,美國茩型鴐蒤n「落地」,「成功背後會經歷多次失敗,但研發過程的經驗無價」;反觀本港院校茩哄u寫文章」,他則認為這是個人選擇,須有人分別做基本研究及將科研「落地」,「不應用同一把尺量度(學者),教學叻不一定科研叻,科研叻不一定不是好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