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碼﹕反全球化(anti-globalisation)

[2016.01.28] 發表

【明報專訊】反全球化與全球化相伴而生,可視之為回應全球化的一種方式。反全球化並非反對/否定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對「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諸如剝削勞工、貧富差距和社會不平等加劇、環境災難等,而這些也正是「反全球化運動」涵蓋的議題。有意見認為反全球化本身亦是全球化的產物,是另一種全球化。

■全球化

反全球化運動

反全球化運動(Anti-globalisation Movement)泛指20世紀末期開始出現、以針對全球化進程為對象的各種示威和抗爭,抗爭議題、組織形式和參與者的層面廣泛。全球化主要可分為經濟、政治和文化三層面,反全球化運動也可從這三方面分析。

近年影響較大的反全球化運動,是2011年由美國紐約「佔領華爾街」蔓延全球多個金融經濟中心的「佔領」運動,包括2011年香港的「佔領中環」,當時匯豐銀行總部地下大堂被佔領長近11個月。

加拿大記者Naomi Klein於2000年出版No Logo一書,從跨國企業建立品牌的機制入手,結合文化及政經分析等,得出全球化的危險在於企業最終凌駕政府並損害民主的結論。該書被視為「反全球化運動」的聖經。

■全球化

反全球化×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的根本在經濟全球化,體現在跨國界的經濟活動和組織增加。全球化帶來一連串經濟發展機會,但反對者認為,與之相連的經濟制度和模式,實際上只有少數人受惠,如自由貿易並不利發展中國家。

經濟全球化面對的最常見批評之一是「尋底競賽」(Race to the Bottom),即在國際分工下,企業會在全球尋找最低廉的勞動力,發展中國家為吸引外國投資而爭相降低成本,例如壓低工資及工人生活水準。發展中國家的低廉勞動力吸引外資設廠,帶動經濟增長,但勞工權益和環境往往因此被犧牲。當發展中國家發展到一定程度,工資、勞工保障、治污標準提升等增加生產成本,跨國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目光會轉向生產成本更低的國家。「世界工廠」中國的興起與「沒落」,可算是尋底競爭典型例子。

■全球化

反血汗工廠運動×企業社會責任

199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跨國「反血汗工廠運動」,批評對象為著名品牌,要求該些公司承擔社會責任,如制定企業行為守則、建立監察機制等。

政府訂立勞工法、最低工資法,以及容許設立工會、工會有集體談判權等,都能改善和爭取勞工權益。個人可反省消費行為習慣,民間組織則能起監察作用。

相關新聞:香港「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SACOM)2014年派員到日本時裝品牌UNIQLO的內地供應商的工廠「放蛇」,發現相關工作工時長、薪酬低,工人每熨一件衣服僅獲0.29人民幣,指摘相關公司為血汗工廠。2015年1月,UNIQLO發聲明稱「尊重人權及確保我們產品合作伙伴的工人有適當的工作環境」,是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的關注重點,並已敦促工廠就相關問題作出行動。

公平貿易

反全球化者認為,自由貿易造成今日大企業和小生產之間不對等的經濟交換條件(普遍發生在種植香蕉、咖啡豆、可可豆、茶葉等的發展國農民身上)。有反全球化運動組織提出「公平貿易」(fair trade)運動,冀減輕剝削。公平貿易是一種另類的貿易模式,一般都由生產者(農民或工人)組成合作社或組織,集體與產品收購商訂定價格(設最低收購價),免受中間人或大企業壓價。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協會2004年推出「公平貿易機構標籤」以識別符合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合理工資、禁用童工及保護環境等標準的公平貿易機構。

■全球化×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政治及經濟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體現在跨國/跨地域政治協商和制度的增加,以及出現國際性聯盟如歐盟、東盟,國際組織如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世貿之主要目標是消除各地的貿易壁壘等,其設立被指助長/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

相關新聞:香港是世貿的始創成員,2005年12月舉行第六次世貿部長級會議。反貿易自由化組織、韓國「全國農民會總聯盟」派出約千個農民來港示威,他們認為貿易自由化扼殺本土農業發展,抗議包括美國等發達國家補貼國內農產品出口,損害韓國農民生計。

相關新聞:2014年3月,台灣大學生佔領立法院抗議《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圖),被稱為「太陽花學運」。學者林泉忠分析,「反服貿」的背後是台灣社會擔心「兩岸經濟一體化」後,大陸會利用經濟力量來改變台灣的自主政治及台灣在民主、自由、人權、國家認同等方面共享的價值。

文化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帶動各地的文化交流,由此衍生出文化侵略/同質化的討論。有意見指大企業/品牌輸出產品的同時,也輸出產品背後的意念和文化價值——不僅遏制本土產品的發展空間,也影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乃至價值觀(如聖誕節隨商品化傳播全球,輸出物質和消費主義),例如可口可樂1960年代已經宣揚「愛與和平」、Nike宣揚Just Do It精神等。不過,環保、人權等思想也隨跨國文化交流傳播。

更多教育
思辯能力﹕辨析議題的爭議點
【明報專訊】沒有(完美)解決方案,只有權衡取捨而已。(There are no solutions, only trade-off.)——美... 詳情
實戰錦囊﹕多大程度題答題技巧
【明報專訊】◆洗版(見圖) ●雯老師﹕同學在回答多大程度題目時要表達清晰立場,並就立場提出多角度的論點,輔以具說服力的論據以支持自己的... 詳情
【明報專訊】上回跟同學分享了處理文本資料的小技巧,為迎合同學的需要,也趁此分享一些問卷和訪談設計與分析時的注意事項。由第一屆獨立專題探究(I... 詳情
試題拆解﹕攜大型樂器乘車損公眾利益?
【明報專訊】˙資料A 港鐵早前禁止學生攜帶大型樂器入閘,鬧得滿城風雨,經過仔細研究後,港鐵推出「登記攜帶較大型樂器試行計劃」。乘客登記... 詳情
生涯規劃﹕由個人興趣出發探索就業
【明報專訊】就業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但由校園踏進工作世界,往往會使人迷惘甚至失去方向。中學畢業或大學畢業的你某程度上正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6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