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黃軍就,利用譽為「基因剪刀」的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成功阻止基因突變導致地中海貧血症,榮登《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問世僅3年 獲製藥企業青睞 CRISPR全名為「成簇的、規律間隔的短回文重複序列」,是細菌防禦病毒入侵的一種機制,2012年才被科學家發現。這項技術問世僅3年,就已被全世界生物醫學實驗室和製藥企業廣泛應用。廣州中山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黃軍就等人,在今年4月撰文披露,該科研小組首次利用CRISPR技術成功修改人類胚胎的一個基因,從而阻止這一基因突變而導致的地中海貧血症。 異常胚胎檢測 仍被指挑戰倫理 黃軍就團隊利用的是醫院丟棄的異常胚胎,均無法正常發育及出生,他們共給86個胚胎注射了修改基因的「CRISPR/Cas9」和新的D N A分子。48小時後,對71個存活胚胎的54個進行檢測發現,28個被成功修改,但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功修飾了基因。黃軍就認為技術仍不夠成熟,已停止相關實驗,但他的文章仍引發爭議與批評。有聲音認為,CRISPR技術既能修改基因預防出生缺陷,也方便父母「定製嬰兒」,挑戰科學倫理界限。 黃軍就生於1980年12月,廣東江門人。在江門一中讀書時就曾多次獲獎,後被中山大學錄取。他的中學老師和同學評價其稱「他有天賦,又相當刻苦」,「高中就拿過全國性生物、化學獎項」。大學同學皆稱他是「學霸」。 除黃軍就外,美國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學華裔女科學家鮑哲南也入選《自然》十大人物,她的團隊開發出一種可感知壓力並與大腦溝通的柔性人造皮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