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
教育局上周向小學校監和校長發指引,促小學不可以TSA(全港性系統評估)為名,要學生在周末或學校假期補課。有小學家長發現指引發出後,校方着學生將同一本TSA作業,在手冊寫為「補充」,批評此舉「掩耳盜鈴」。另外,教協調查顯示,近九成半小學校長對教局指引感憤怒或不滿,七成半校長認為應暫緩明年小三TSA。
檢討委會無法提早開會
教育局早前要求檢討TSA委員會提早開會,檢討TSA的操作部分,並討論是否暫緩小三TSA一年。有委員透露,因未能夾期提早開會,故尚待原定開會日期,即本月23日才能開會;而委員會先在21日舉行非正式會議,提早收集委員意見。雖然大部分小學於昨天或下周一開始放聖誕假,而假期功課亦已派發,委員相信,若委員會贊同停考,相信透過傳媒廣泛報道「一定可以停得切(操練)」。
改名「補充」 家長批掩耳盜鈴
小學家長葉小姐前日(17日)發現兒子手冊中出現「補充」一項,細問兒子下,發現是以往在手冊以「TSA」代表的同一本TSA數學習作。該家長接受訪問時直斥學校「掩耳盜鈴」,認為是次事件與教育局上周五發出的指引「絕對有關」,指校方為安撫家長而刻意避開TSA字眼做法幼稚,令家長反感。
教局指引 49%校長感憤怒
另外,教協本月15至17日訪問141名小學校長,當中49%對停操練指引感憤怒,45%感不滿。
教協表示,業界不滿教育局把TSA操練現象諉過學校,要求教育局收回指引。另有75%校長認為應暫緩明年小三TSA,教協促請教育局於聖誕節假期前叫停本學年小三TSA。
教育局回應表示,單為TSA而設的操練式補充練習及應試練習,既不必要,亦不適切。局方鼓勵家校溝通,就家課和評估政策,學校應向家長詳細解釋,取得家長理解和支持。局方已建議檢討TSA委員會盡快舉行會議,優先檢討TSA的操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