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今年中推出「電影製作資助計劃」,為中小型電影製作提供最多200萬元資助,計劃昨正式接受申請,計劃試行兩年。有出席資助計劃介紹會的導演質疑計劃未必惠及題材小眾的電影,電影發展局祕書長馮永表示只要申請的電影具質素,便有機會獲得資助,又認為不是凡被視為「弱勢」的電影便要幫助,直言「我們不是社會福利署」。
兩輪審批 評分包括「預算收入」
資助計劃下月4日截止申請,申請者必須為電影製作公司,計劃試行兩年,每季審批申請一次,每次提供最多3個資助名額,為預算製作費不超過1000萬元的電影提供兩成資助,上限為200萬元,以競爭方式遴選。審批過程分兩輪,初選以4項目「創意及劇本質素」、「本地電影製作元素」、「製作預算」及「預算收入」作評分準則;第二輪則為面試,以兩輪評審的平均分作最終分數。電影發展局不願公布4個評分項目的比重,被問及會否影響結果的公信力,馮永相信評審團人數眾多,結果屬客觀。
電影局秘書長:旨在增港產片產量
馮永強調,計劃主要目的是增加本地電影產量,他指近兩三年僅得12、13套製作費不超過1000萬元的本地電影出產,希望計劃能額外提高產量。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行政祕書長舒達明說,計劃沒廣泛諮詢業界,但對計劃表示歡迎。
拍攝同性戀電影的導演鍾德勝表示,計劃設「預計收入」評分項目,然而小眾題材電影的票房收入未必理想,亦較難得到電影製作公司資助,希望政府能多加顧及小眾題材的電影。馮永回應指審批會考慮申請電影的創意分數,具質素的小眾題材亦可入圍,反問「為什麼我要幫(質素)不行那班?」。鍾德勝指有意申請資助,但因拍攝題材為同性戀,至今仍未找到公司贊助。
下一場資助計劃介紹會將於周四(12日)舉行,馮永透露直至現時接觸過的電影製作公司中,有3至4間表示有興趣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