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少看過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五個小孩的校長》的觀眾,都被小孩子真摯的演繹感動得用上幾包紙巾拭淚,甚至有教師被戲中「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對白所啟發,重拾對教育的熱情。其實,教師一向都是「春風化雨」的職業,為何一套電影會突然讓港人重新反思教育的意義?
「以生命影響生命」
故事改編自元朗元岡幼稚園的真實故事。呂麗紅(楊千嬅飾)本在名校幼稚園任職,因為受不了家長和校方標榜「贏在起跑線上」、忽略孩子感受的勢利教育理念而辭職。碰巧她看到有幼稚園以月薪4500元招聘校長的廣告,好奇心驅使下到該校了解,發現校內5個家境清貧的學生因家中負擔不起,無法轉到其他學校讀書,隨時面臨失學。呂麗紅毅然決定到這鄉郊幼稚園執起教鞭,並身兼多職,包括清潔的工作。
電影故事雖為改編,但呂麗紅表示大部分電影情節「都是真的」。戲中呂校長寫下計劃書希望為學校尋找有心人資助,好讓學生能繼續升學,最後不但沒有回音,反而有補習社老闆邀請她成為「名師」,揚言能年薪過百萬。呂校長當時非常震怒,反問對方「你知道什麼是教育嗎?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
批評教育被物質化
教師,在呂麗紅眼中不是職業;「用生命影響生命」也不是口號,是使命。不過在香港,實情如何呢?香港教育多以成績為大前提,而且愈來愈扭曲。在追捧成績、學位的情G下,補習社從中獲利,被批評教育物質化。
當教育與錢連上關係,是否代表家境較好的同學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接受更好的教育;清貧的同學卻無法得到「優質」的教育,造成「上品無寒門」呢?「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是否名存實亡?戲中呂校長責罵補習社「搞經濟而不是搞教育」,那真正的「搞教育」該如何呢?
教育要教懂孩子「發夢」
教育不旨在培育一式一樣的人,而是因材施教,培育和發展個人的潛能。戲中呂麗紅向學生派發一份功課,叫學生回家問父母的夢想。大部分家長最初都拒絕回答,其中一個家長因工傷失去一條腿,更大聲喝罵女兒﹕「夢想?即是發夢啦。你學校不教書,教你發夢?」在成年人的眼中,生活逼人,戲中的家長亦一樣,有的靠拾爛鐵、洗碗維生餬口,又何來閒情逸致去談理想、講夢想?
無大學學位等於失敗?
不過,呂麗紅這條問題正正讓人反思,小孩子未踏入社會前,他們也有權利去「發夢」。正如每個家長也曾經有個夢﹕斷腳的爸爸想成為運動員、洗碗的姨姨想成為香港小姐……夢想即使是「離地」,但總教人快樂。
然而,升學主義在香港橫行無忌,學生小小年紀就要學多國語言、學書法、學樂器、玩運動……「發夢」或許太奢侈、太不務實。對不少孩子來說,拿學位、上大學變成人生唯一的目標,令「講夢想」的人往往成為異類。
有多少人敢談夢想?不少人即使有夢也不敢張揚。要有夢想,或者還要有個學位去支撐,社會不知從何時開始灌輸「沒有學位就沒有出路」的思想。跨不進大學的青少年,不少都認為自己是社會的「輸家」。即使被大學取錄,但學系不是自己最喜歡的,家人、朋友都或會勸你「讀住先」,因為在香港,大部分人都認為「追夢」難以成功,只要手握證書,就會有「後路」。
實際情G限制教學夢
家長不敢讓你發夢、社會不鼓勵你發夢。即使是教師自己,也往往把曾經燒得轟烈的教育夢放在心堙A每天追趕課程、寫報告、開會、教學生抓緊公開試的答題技巧。所謂的「春風化雨」、「以生命影響生命」似乎並非教師們不想實踐、而是實際情G不容許。教師走在前線,所以教育制度出現問題時,外界很容易將責任歸咎他們,但事實上是誰把教師、學生、家長逼入窮巷?當全城被「4500元校長」感動時,究竟又有多少個家長願意放棄名校的學位,讓子女入讀名不經傳的學校、過相對愉快的童年?
■相關概念
升學主義(credentialism)
主流價值(mainstream value)
全人發展(whole person development)
壓力(stress)
思考問題
1. 你認為香港的教育制度面對什麼挑戰?
2. 你認為「發夢」對個人成長有何重要?
文﹕袁志敏
圖﹕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