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明報加西版(溫哥華) - Ming Pao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HKTS傳譯員Andleeb
放大
 

其他新聞
概念解碼﹕公民意識(civic awareness)
影音學通識﹕《五個小孩的校長》反思教育的意義
學好通識﹕單元議題勿過分側重
通識手記﹕櫻花雖美 不應「人有我有」
實戰錦囊﹕善用概念詞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巴裔傳譯員:調整心態融入香港

【明報專訊】1995年隨丈夫來港定居的Andleeb,持有巴基斯坦的大學學位,其學歷在港不受認可,但她無法負擔學歷資格轉移的費用,「申請過很多間公司和非政府組織的職位也不成功」。香港的居所較狹窄,也令她難以適應,「經過痛苦的一年,曾想過回鄉」。但翌年女兒出生,她改變想法,因為希望留港生活,慢慢明白需要調整心態去融入社會,一住便20年,3個子女均在港土生土長。

■移民應先學當地語言

Andleeb覺得移居一個地方,必須學習當地語言。今日,她能聽能說廣東話,但剛學廣東話時感到非常困難,因為中文不同西方語言,並非由字母、拼音組成,要學習的詞彙很多。她表示,港府雖有提供語言支援予少數族裔,但不足夠。她以英國及家鄉巴基斯坦為例,「當局強制要求新移民學習當地語言,讓他們更快融入社區,求職、上學各樣也較易,香港則沒有這種政策」。Andleeb的子女都在主流中學就讀,她要求子女從小學中文,「成為香港社會的一部分」。

■港教育制度「怪象」

除了部分少數族裔婦女缺少動力融入社會外,更令Andleeb不解的是下一代似乎也沒有向上流的大志(ambition)。她說巴基斯坦的小孩都夢想當醫生或其他需要高學歷的工作,反觀在香港,不少教師向學生灌輸「可以不繼續升學」的想法,令她驚訝,覺得這或多或少導致同鄉孩子不喜歡讀書。

Andleeb的大女兒今年重考中學文憑試,未來想攻讀航空相關課程,但教師一直「嚇」學生「你們上不了大學,大學很複雜、很難考」,以致女兒反過來花3個月說服Andleeb讓她報讀有興趣的文憑課程。

Andleeb說,在港生活多年,她未受過種族歧視,認為港人對少數族裔友善、接受度高,但這不代表她覺得社會上沒有歧視。她舉例,香港家長喜歡比較,仍會以band 1、2、3來劃分學校,「曾聽過小孩說有家長叫他們不要跟band 3學生來往,因為他們讀書差,這也是一種歧視」。「我覺得小孩生來不知道什麼是歧視和偏見,只是環境令他們學到這些事情,例如以膚色、學校的『階級』區分人,這些標籤都應該消除。」

◆在港少數族裔婦女

Andleeb提及,她身邊不少少數族裔婦女都沒有學習語言的動力,有的希望子女中三畢業即工作或結婚,令她難以理解。她覺得這「不是文化的問題」,因為穆斯林非常重視教育,在巴基斯坦男女均有受教育的機會,讀大學也並非大不了的事,「做醫生、擁有博士學位,會被認為是能幹的人」。

盧啟聰說,並非所有南亞裔婦女的教育水平和Andleeb一般高,部分南亞裔婦女來港前更生活在農村。Andleeb初來港也難以找工作,學歷較低的情G更甚。另外,南亞裔人喜歡大家庭,婦女很多時要全職照顧家庭,鮮有機會出社會工作,生活圈子狹窄,這或也是她們不願意學習廣東話的原因之一。「她們的外表和我們(華人)不同,宗教、衣飾如頭巾無形中予人『隱蔽』的錯覺,令人覺得她們不喜歡融入社區,但事實並非如此。」

●有片睇﹕link.mingpao.com/24436.htm

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周一嶽談少數族裔在港生活面對的主要難題。在港生活約20年的巴基斯坦裔傳譯員Andleeb則有話對教師們說。

 
 
今日相關新聞
權益系列﹕同一屋簷下 少數族裔的困境
傳譯服務 解決溝通難題
巴裔傳譯員:調整心態融入香港
[顯示全部題目]



引用明報

引用明報(加拿大)內容收費準則:(包括:報章,各類附刊,數碼及任何名下之內容)

文字:每100字(含標點符號) 30元
特別內容如獨家新聞,名家約稿等另按情況收費

圖片:每張50元
獨家,合成圖片,圖樣設計另議。

凡未於收費表列明之項目而屬明報(加拿大)內容者,引用者請先行查詢收費。

舉報剽竊內容獎勵辦法:

凡舉報可能剽竊明報(加拿大)內容者,若有關舉報能成功令明報(加拿大)追討有關費用,在扣除追討費用後,舉報者可獲有關金額的15%作為酬勞。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