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宏觀經濟政策放首位。官方一如預期把2015年GDP增長目標定於7%,低於去年7.5%,亦是11年新低。李克強指,去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困難和挑戰比預想大。
GDP增長目標 11年新低
李克強稱今年政府工作有3大重點,包括宏觀經濟政策放首位,重申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更注重預調微調,更注重定向調控,重點支持薄弱環節。
他表示,2015年工作要把握好總體要求,推動發展調速不減勢、量增質更優,實現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1.6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增加2,700億元,赤字率從去年的2.1%提高到2.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萬億元,增加1,7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5,000億元,增加1,000億元。
李克強指,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進出口增長6%左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另外,目標今年的能耗強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減少。
穩增長為了保就業
他說,經濟增長預期7%左右,考慮了需要和可能,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啣接,與經濟總量擴大和結構升級的要求相適應,符合發展規律,符合客觀實際,以這樣的速度保持較長時期發展,實現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就會更加雄厚。他表示,穩增長也是為了保就業,隨着服務業比重上升、小微企業增多和經濟體量增大,7%左右的速度可以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各地要從實際出發,挖掘潛力,努力爭取更好結果。
李克強表示,去年中國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複雜嚴峻,全球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主要經濟體走勢分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多重困難和挑戰相互交織。但他說,全國萬眾一心、克難攻堅,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又邁出堅實步伐。他認為,一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他表示,「穩」的主要標誌是,經濟運行處於合理區間。「增速穩」,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就業穩」,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高於上年。「價格穩」,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而「進」的總體特徵是,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增強。經濟結構有新的優化;發展質量有新的提升;人民生活有新的改善;改革開放有新的突破。
李克強同時表示,過去一年,困難和挑戰比預想的大,全國迎難而上,主要做了以下5項工作:一,在區間調控基礎上實施定向調控,保持經濟穩定增長。二,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經濟社會發展活力。三,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增強發展後勁。四,織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增進人民福祉。五,創新社會治理,促進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