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現時人民幣資金池分為在岸(即內地)及離岸,過往港人兌換人民幣,是從超過90萬億元人民幣的在岸資金池提取,亦促使離岸資金池急速增長。然而,下周一起改為在只有約1萬億元人民幣的離岸市場兌換,有業界指出這無疑是「塘水滾塘魚」,由於離岸資金池較小,匯率可能較波動,日後兩個市場的匯價更可能出現較大偏差,引發「套戥」交易。 所謂「套戥」,是指某種資產出現兩種價格時,市場會買入較低價格一方並在較高價一方賣出,以賺取差價,情G跟現時港股炒作A、H股差價相似。在岸及離岸人民幣匯價過往曾出現較大差距(見圖),例如2010年,境外市場對人民幣需求急速增加,導致離岸價較在岸價高2.6%,但2011年由於需求回落,離岸價較在岸價低接近2%。 分析師:料溢價相當輕微 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分析師楊宇霆指出,港人兌換人民幣的交易改為在離岸市場進行,會刺激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推高離岸人民幣匯價,使其從現時較在岸價少許折讓,改為較在岸價高。但他估計溢價只會相當輕微,大概只有0.1%至0.2%,因為差距擴闊時便會立刻出現套戥,收窄差距。而且港人需求增加後,離岸人民幣資金池會出現緊張,銀行便會透過清算行(即中銀香港)在上海兌換在岸人民幣,補充離岸資金池。 另外,是次放寬的是香港居民每日兌換限制,但涉及與內地跨境資金流動的人民幣業務,包括跨境貿易結算或匯款業務,仍要繼續符合內地法規,例如港人匯款至內地仍限每日8萬元人民幣。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如果業界要求放寬,亦會與內地當局磋商。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