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生效一年半,市場已陸續適應新例要求,惟仍有發展商利用新例灰色地帶逃避規管,賣樓陋習未盡除。消委會昨日發表一手樓銷售研究報告,揭發四大不良銷售手法,包括發展商「擠牙膏」式賣樓、超額認購疑「發水」、限制中籤者3分鐘內揀樓等高壓手法,更有地產代理涉嫌違反指引代客墊支達60萬元。消委會對情G表示失望,建議銷監局及地監局加強巡查及增加罰則,必要時亦可透過修例來保障買家權益。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昨指摘消委會在公布報告前未有向發展商了解情G,該會日內將與會員開會,詳細討論報告細節。
一手新例去年4月底開始實施,消委會商營手法研究及消費者投訴審查小組主席吳麗萍表示,消委會今年4至5月向602人進行問卷調查,並於6至7月派員到17個一手樓盤作實地巡察,發現新例實施後,部分不良銷售手法仍未能杜絕。她指出,消委會巡查的17個一手盤中,有7個樓盤以「唧牙膏」方式推盤,即保留價單內部分單位不作發售;該會亦「放蛇」檢視5個樓盤的抽籤售樓安排,獲3個地產代理主動提出墊支,最高金額涉及60萬元。消委會亦發現,不少新盤發售時出現大量「發水票」及採用高壓或不良售樓手法,準買家難以掌握準確市場消息。
批「唧牙膏」方式推盤
消委會又對比8個樓盤的「購樓意向登記」數字,以及於首日開售的實際成交量,結果發現誇大登記情G,最大差別達20倍。這些數字有誇大,但問卷調查顯示七成受訪者表示認購登記數字會影響他們對市G的評估。
事實上,今年新盤市場曾出現過具爭議的違規事件,當中以長實最惹火,旗下大埔嵐山第1期於7月開售時,一度因地盤工程未完成為由,要求準買家簽署「無參觀同意書」,即放棄參觀現樓的權利,以換取抽籤資格,惹來銷監局及地監局抨擊,指有關安排嚴重違背新例精神,要求長實解釋。雖然消委會的報告並無點名批評長實,惟消委會主席黃玉山指出,若樓盤因工程問題而未能安排睇樓,發展商可考慮延後睇樓時間,但不能扼殺準買家睇樓權利,又建議銷監局及地監局主動制訂相關指引,以防日後再有發展商以各種理由拒絕開放現樓單位予準買家參觀。
銷監針對發水票巡售樓處
除嵐山外,同屬長實的荃灣環宇海灣亦惹出風波,該盤首批於短短8日內累收1.3萬個認購登記,超額21倍,有「發水票」及代客墊支之嫌,銷監局及地監局高度關注,銷監局更罕有地派員到售樓處巡視。
新地售樓成績一向標青,惟賣樓手法亦曾遭銷監局及地監局關注,例如今年4月新地公布粉嶺瓏山1號時首張價單涉及50伙,最低價單位折實呎價7946元,但新地沒有把該單位列入銷售安排,直至第三輪開售才把單位提價逾一成推出,市場人士質疑其售樓手法,銷監局當時亦表示會跟進及調查事件。
消委:一手樓新例存漏洞
黃玉山承認,現時一手樓新例仍存有漏洞,可透過修例杜絕違規事件。他建議,發展商應提前公布價單,由開售前的3天提早至7天,並同步發售價單上所列出的單位。
至於一手樓新例規定樓書、價單要有詳盡及準確資料,但消委會指出,部分樓書資料難以理解,有樓書重達3.4公斤,卻欠缺管理費等重要資料,而且價單更改頻繁,消費者難以掌握實G。消委會問卷調查亦顯示,44.5%受訪者指價單在3日前提供並不足夠。該會建議發展商可考慮因應情G分拆樓書。
市民普遍不知銷監局
此外,一手新例及銷監局成立旨在維護買家利益,但消委會問卷調查發現,雖有80.9%的受訪者曾聽過一手新例,卻只得10.1%了解或非常了解條例內容,52.8%認為新例有效性普通;另有59.4%的受訪者沒聽過銷監局,甚至有92.5%的受訪者從沒有使用過一手銷售資訊網,反映市民對一手新例及銷監局認知不多。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