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上升,全球交易支付由去年1月的第13位升到第7位,並且超越港元。逾50個國家央行已把人民幣納入儲備貨幣,2009年4月,國務院宣布要在2020年把上海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所以一直有不少經濟師相信,2020年是中央人民幣自由兌換的目標。 英國政府今年成功發行首隻人民幣主權債券,規模為30億元人民幣,並把這些人民幣放入其外匯儲備,這是發達國家首次以人民幣發行國債。澳洲亦表示,人民幣佔其外匯儲備約3%。外國傳媒報道,歐洲央行正計劃把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路透引述渣打銀行負責央行與主權財富基金事務的常務董事Jukka Pihlman指出,「已經有50多家央行將人民幣作為外匯儲備,而正在考慮這樣做的央行也數以十計」。 儘管對於人民幣開放的需求熱切,但星展銀行經濟師周洪禮表示,實現自由兌換尚有距離。他說,並非開放匯率和利率就可實現,而是需要同步完成銀行和債券市場的改革,否則熱錢自由出入將帶來極大風險,對金融系統造成傷害。從債市佔GDP的規模來看,中國與發達國家差距甚遠。必須先做大債券市場,才能減輕銀行負擔,逐步實現銀行改革。 星展﹕實現自由兌換尚有距離 他說,與此同時逐步加大匯率彈性,增大資金出入的規模,放寬QDII及QFII額度,還有是存款利率尚待取消限制。星展認為,如果未來中國可以維持過去一到兩年的改革速度,2020年有機會實現自由兌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