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已成青年宿舍的美荷樓,是上世紀50至70年代港人屋h生活的寫照。資深大律師陳志海年少時也曾在這留下足[,經歷寒窗苦讀,考入心儀大學和學系,繼而成為資深大狀。他寄語年輕人,每遇困難時勿怨天尤人。 指青年遇困 傾向怪政府社會 陳志海有感過去10年青年較多怨氣,遇到困難時總傾向覺得「錯是政府、社會的錯,或地產霸權、官商勾結,並非自己的錯」,猶如失去了七八十年代「不怕艱苦、人人力爭上游的獅子山下精神」。座右銘是「窮則變,變則通」的他認為,即使時代轉變,若自己態度正確,身在「大市場、小政府」的香港,無論何時何地,總會有成功機會,「窮就頂硬上,靠自己點解唔得?」 陳志海以自身經歷為例,小時候居住深水黦G租屋,出身寒微,因中學朋友關係,經常到美荷樓玩,本已不是讀名校,成績又欠佳,曾被班主任評為「求學欠認真」。直至中四,他遇到兩個人生轉捩點,一是在二手書店買了一本《敏兒苦學記》,從中明白窮困時更應發憤求學改變命運;二是他在學校認識了現時的妻子,成為他上進最大動力,最終中五會考英文只有D的他,讀預科時天天在圖書館翻閱《時代》雜誌,終成功在高考英語科奪A,並考入港大法律系,靠苦學成為大律師。 一本《敏兒苦學記》點醒發憤 營運美荷樓青年旅舍的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早前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展開「香港精神學習計劃」,透過導賞團向中小學生講述昔日美荷樓的生活,自9月起至今約有50間中小學報名,該計劃上月起亦推出學習專用網站,提供與美荷樓有關的免費歷史教材等供學校使用;另今起兩個月內舉辦多場嘉賓講座,邀請昔日在屋h長大的過來人分享,除陳志海和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長丁新豹兩名本月已分享的嘉賓,未來有機會再次演講,還有在美荷樓長大的中大商學院副院長范建強,將自述作為基層市民如何經歷「困乏卻多情」的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