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次醫療失誤,令林榮順的彩色世界頓變黑暗,當時只有4歲的他因失明,生活起居面對重重困難,「就像路障,覺得前無去路,生活毫無意義」。直至升讀主流中學,榮順第一次接觸足球——一項他嚮往已久,卻又深知與盲人絕緣的運動,3年前他更透過香港盲人體育總會接受專業訓練,去年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賽事,射入香港盲人史上第一球。今年23歲的榮順認為失明是「磨練,訓練自己走得更遠」。 小時覺得生活無意義 榮順憶述,失明初期年紀仍小,只覺眼前黑矇矇一遍,後來發現自己「事事都要靠人幫」,妹妹及同齡友人「日日都去玩、上體育課、游泳,但我就要自己一個留在家」,覺得生活再無意義。直至9歲移居香港,入讀特殊學校心光學校,他不但開始學習生活技能,學懂照顧自己,更有機會做運動,「第一次踢波,用膠袋包住個波,踢落去就有聲,憑聲去搵個波」。 憑聲聽波 克服脊彎 但不久後,榮順被驗出患有脊柱側彎,令脊骨呈「S」形,最嚴重時彎度達70度,脊骨壓茬﹞嶸姜g線,連提手拿東西都有困難,被迫暫停運動,2008年才動手術根治。休養1年後,榮順重投訓練,參加馬拉松10公里賽並順利完成賽事,令他重拾信心。 「踢波可以接觸不同的人,多元化齱B開心齱C」榮順說,最嚮往的始終是踢足球,可惜一直沒有受訓機會。直至2011年,香港盲人體育總會開辦盲人足球訓練,榮順報名參加受訓至今,去年更參加泰國盲人足球邀請賽,與印度隊對壘時,榮順射入首球,是香港的「零的突破」,「第一次見識國際水平的球隊,覺得自己不論速度、傳波等多方面有很大進步,雖然輸了比賽,但可以入波已算突破」。 現為城大社工系二年級學生的榮順稱,運動改變了他對生命的態度,由消極走到積極,決心「將不可能變成可能」。他續說,來港後得到教師及社工的支援和幫助,期望有能力時可幫助社會其他人,「不是只接受社會支援,希望回饋社會」。 城大讀社工盼回饋 香港盲人體育總會是「2014香港特區慈善足球邀請賽」的受惠機構之一,比賽由香港活力都會協會主辦,65隊參賽球隊可以自選受助機構,參賽球隊每次晉級,與其配對的受助機構便會獲得更多善款。 明報記者 廖穎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