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人行文,經常棄「本字」(本來表達某義的字)不用,而借用意思無關的同音或音近字來表達。這種用字現象稱為「通假」,而被借用的字就稱為「通假字」。例如,「扛、擔」義的本字為「何」(粵音賀),《說文解字》:「何,儋(同「擔」)也。」),可證。古書常棄本字「何」不用,而借本來表「荷花」義的同音字「荷」來表達,本篇「以杖荷蓧」的「荷」就是通假字,表「扛、擔」義。
又如,本篇「植其杖而芸」的「芸」本來是香草的名稱(後世稱為「芸香」),這堶犮峔荋壎N本字「耘」(《說文解字》作「」、「」,釋作「除苗閒(同「間」)穢(雜草)也。」),表「除草」義,所以此例的「芸」也是通假字。
要注意的是:
(1)本字(A)和通假字(B)之間的關係一般表述為「B通A」,如「荷」通「何」、「芸」通「耘」;
(2)古書堙A通假關係通常是單向的,即「B」可以通「A」,但「A」未必可以通「B」,如「何」不能通「荷」,「耘」不能通「芸」;
(3)本字和通假字之間,讀音(聲母、韻母)必須相同或相近,並且意思上毫無關係;此外,判斷某字是否與另一字通假,只能根據古音,而非今音;
(4)通假為古人的用字現象,只能根據古書用例來歸納。說某字通另一字,必須信而有徵,有實例可尋,不能純粹以古音相同、相近來證明。
■實戰篇
1.請判斷以下的陳述。
a.丈人說子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是訓斥他既懶惰,又不夠聰明。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b.孔子使子路「反見」丈人,是為了答謝丈人的款待。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2.在本篇中,「長幼之節」、「君臣之義」、「欲→其身」分別指什麼?
(答案見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