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獨立報》創辦人之一史密斯(Andreas Whittam Smith,圖)撰文,稱讚今次公投是英國民主最佳表現,以下是文章節譯:
事情變得髒了,公投前夕,拉票最後衝刺階段瀰漫着憤怒和互相指摘。工黨黨魁文立彬被推撞刁難、戴理德遭「恐嚇」,獨派周日在英國廣播公司格拉斯哥總部示威……凡此種種雖然令人遺憾,但蘇格蘭公投運動仍是民主過程的極致。事實上,如果蘇格蘭通過獨立,那是英國民主最後的偉大展示。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英國的民主發展,自1707年《合併法案》以來,一直是英格蘭與蘇格蘭的共同事業。
事實上,以今天標準來看,《合併法案》是完全「民主」的。沒有國家被佔領,那是自由加入的協議。代表兩國的官員談判,兩國國會然後分別通過所需法案。當然此後兩國不時生齟齬,你可以說那是「307年之癢」﹕癢終究都要搔一搔。
民主是英格蘭及蘇格蘭的共同成就,只要看看歷任首相便知。自1707年以來,總共有12名首相擁有蘇格蘭血統或在蘇格蘭出生。
合併始於談判法案 分裂亦是
若獨立公投通過,英國分裂的程序將是始於國會法案。蘇格蘭草擬的公投議案2010年2月刊出時,曾作公眾諮詢。然後英國政府草擬法令,賦予蘇格蘭議會舉行獨立公投的一切所需權力。該法令獲國會兩院通過,相關議案亦在2013年11月為蘇格蘭議會通過。換言之,獨立運動一直是完全合法的程序。
最後階段出現的暴力及不寬容……都可以解釋。公投拉票是兩個運動之爭,而非早已叫人呵欠連連的政黨之爭。運動總是充滿激情,且今次涉及的議題關乎你和家人的未來福祉,只能簡單地回答「贊成」和「反對」,然後不能回頭。
儘管有侮辱和謾罵,但在數碼時代,「每人都應顧及」的民主理念,卻前所未有地逼近。人們再不需擔心自己一票會白費。蘇獨運動定下基調,逐家逐戶動員,那固然是出於策略,但也兼容並包。拉票非由上而下,而是點對點的。每個人都嘗試游說家人和朋友。他們對政治領袖怎樣說其實不太上心,更大影響的是他們自己之間的交談。今天投票率應會很高。如果這還不算民主的最佳表現,我不知道什麼才算。
點對點拉票 實現「顧及所有人」
無論結果如何,蘇獨公投將會深深影響世界。若蘇格蘭獨立公投可以合法及和平進行,且有最多公民參與,那麼為何(西班牙)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法國)布列塔尼人和科西嘉人,甚至(意大利)威尼斯人不試試這樣考驗一下獨立的訴求?
莎士比亞名劇《馬克白》有一句名言:「他一生行事從來沒有像臨終那樣得體。」若蘇格蘭最終通過獨立,用這番話來形容這場高質素的辯論,再也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