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 前往新版面 ]
 
 
圖片
放大
 

其他新聞
不曬太陽 不愛吃辣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副刊
 2014台灣文化節

文化二字,聽着凝重,但既是三日狂歡,其實就是台灣style的吃喝玩樂!

食客可遍嘗令人垂涎的正宗台灣小吃,還有極品米麵創意料理讓你口界大開,聽眾別錯過交響樂搭配電影經典片段的視聽交錯匯演,看客將有機會欣賞難得一見的霹靂布袋戲表演,用惟妙惟肖的木偶人物展現刀光劍影的武俠劇情,還有來自台灣的樂隊和歌手帶來熱力四射的舞台表演……

25年來,每年夏日令人期待的台灣文化大派對,好聽、好看、好吃又好玩!

人見人愛的東西是極少的,但台灣文化節,大概沒誰會不喜歡。

音樂迷圍在舞台旁聽歌手樂隊現場演奏,自詡品味高雅的可切換至交響樂,喜歡耳根清淨的小清新、或是振聾發聵的搖滾也都沒問題,也有適合理論派學霸的講座、前衛而引人思索的展覽,想親自動手就去工作坊自製草扎人,想看現成佳作就看看融入特效和多媒體的霹靂布袋戲,另有社區活動的歌舞、擊鼓表演,甚至中醫現場義診環節。

如果上述活動都不能抓住你的心,台灣美食一定能抓住你的胃!且不說古早味刈包、腐乳香雞翅、原隻烤魷魚、火雞肉飯、生煎包、滷肉飯、烤玉米、蚵仔煎、古法手工扁食和芒果雪糕冰會不會聽得你食慾大開,還有聞所未聞的新奇烹飪佳作和分子料理,讓味蕾展開想像的翅膀,遨遊美食新國度。

年年佳節,不一樣的精彩。來者,無不盡興而返!

布偶也武俠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等,主要在中國的福建、廣東和台灣等地流傳,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另外除布偶手掌與足部以外,布袋戲偶的軀幹和四肢都是布料製成。演出時,表演者將手套入布偶服裝中操控表演。因為早期的表演中戲偶身體部分很像「布料做的袋子」,因而有了布袋戲的通稱。

你所熟悉的,是簡易舞台搭配幾個布偶演繹的簡單故事,你可能未聞未見的,是融合視聽舞台佈景特效的霹靂布袋戲!偶人的形象面容也融合美式漫畫英雄和日系動漫角色,宛若從漫畫中走出,動感十足展現武俠劇情。

不論在劇本、剪接、特效等方面,霹靂布袋戲都凌駕於一般電視劇的製作水平,運用爆破、特殊道具、攝影剪接與精準的操控木偶技術,讓戲偶變成身懷絕技的武打明星!加拿大亞裔活動協會執行總監吳權益指:「『聖石傳說』是2000年拍攝的霹靂布袋戲首部偶戲電影,引進大量荷李活電影製作技術,結合電腦動畫科技與數位音效,讓布袋戲的聲光效果更具震撼力。」該劇還會加入時尚元素,屆時還有來自台灣的優秀Cosplay動漫真人秀,展現布袋戲中角色的「偶像」魅力!

米麵博弈

台灣小吃之多、之美味此處不必贅述,但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發展至今,花樣翻新似乎愈來愈難,此次文化節就奉上「一場料理界的大對決——米與麵之爭」,讓你的味覺顛覆想像!

台灣文化節媒體聯絡人Leanna Liang稱:「主題設定為平日最常吃到的兩樣主食,米飯和麵,我們邀請了台灣兩大主廚黃經典老師和陳麒文老師進行廚藝對決,烹調手法要跳脫傳統想像,於是就有了香酥櫻花蝦飯糰和巧克力涼麵等稀世美食。」其他驚世之作還有鹹豆漿海味粥、珍寶筒仔米糕、分子料理泡沫擔仔麵、顛倒炸醬麵等,讓台灣小時同時兼具了港、日、美、法等風味料理的元素。Leanna稱公眾可在活動現場攤位購買,對於特別料理則需購買代金券品嚐。

盡享音樂

本屆加拿大台灣文化節將舉辦「用音樂改變台灣」演唱會,邀請滅火器、張懸、農村武裝青年音樂人和團體至北美登台演出,喜歡流行音樂的人可在台下情享受。另外還有菁英藝術家三重奏,將古典與民謠結合,為本地聽眾獻上改編自台灣民謠、客家民謠、原住民音樂的鋼琴三重奏,讓你感受西洋樂聲中的淡淡鄉愁。

「電影台灣」交響盛宴更是以交響樂的形式,結合電影經典片段演奏李安、史擷詠以及近代電影的配樂,本地音樂家謝建得先生將攜交響樂隊於溫哥華市中心獻奏,他在記者會上特別提及與《海角七號》女主角在日本的不期而遇,建議聽眾看過電影之後再來欣賞音樂會以獲得更大共鳴。

文:趙冬 圖:TAIWANfest 2014

 
 
今日相關新聞
2014台灣文化節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躰腺嚙踝蕭��𡏭𨯙�𩸭嚙賣𩣪嚙踝蕭嚙質噸�𨯙��辷蕭 2017��躰�肽𨯙嚙踝蕭艟妟嚙踢ㄢ�蕭��䁅𨯙��躰�肽𨯙1&2 ��躰陪嚙賢𡢃嚙踢��鞱𨯙��躰�肽𨯙嚙踝蕭嚙�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