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一間售賣大型野生動物標本的公司在北京北五環外設有展廳,擺放了30多件大型野生動物標本或表皮,有北極熊、麋鹿、北極狐、非洲獅等,以及大象、鹿、斑馬等動物的頭肩標本。
作會所裝飾或「鎮宅」
瀕危的北極熊、非洲獅等大型標本售價達40萬至60萬元(人民幣.下同),購買者用以作會所裝飾,或用來「鎮宅」,也有人視作投資。該店所售的野生動物標本獲國家林業局許可,可合法收藏。但動物保護主義者認為這將助長非法獵殺野生動物之風。
學者:助長非法狩獵 應限用途
報道指出,野生動物標本在內地成為頂級奢侈品,購買者多用來裝飾經營場所或私人住宅。店員稱,展廳堛滌坁奕ㄛO自然死亡,標本是通過天津一家公司合法進口,且均有收藏證。這引發動物保護者擔憂,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解焱擔心會刺激大撕鼣孕肭坁囿漁禷O,「有些商家藉茬\可證進行違法買賣」。她說,有些標本雖獲得林業局批文,但批文明確規定只能用於收藏,一些商家仍然轉手賣出。
中國環境倫理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莽萍說,環境倫理和生命倫理的本質就是愛護生命,為商業、娛樂或所謂科學普及目的戕害動物,製作標本或剝皮展示是極不人道,不符合人類社會的倫理認知。
莽萍說,根據調查,動物標本市場爆炸性增長,已經導致動物園動物和野外動物遭殃。解焱認為,個人收藏購買大型野生動物標本的風氣不應提倡,國家政策和制度應該嚴格控制個人對受保護野生動物標本的收藏,並嚴格限制在科研和宣教兩個目的範圍內。
──〈北極熊標本60萬有售 富豪購入鎮宅 被指促濫殺〉,2014.05.19
■知識增益
買家多商人官員 動物園非法倒賣
標本原本應用作科學探究、教學,現在卻成為暴利商品。在內地,只要獲得國家林業局收藏證,就可合法收藏野生動物標本。專家指收藏證有被「一證多用」的漏洞,即一個標本辦一個證件,但「複製」後用在多個標本上,因為唯一能證明某證件屬於某標本的是證件上的照片,而同類動物往往難以分辨。
合法收藏證被「複製」重用
2012年5月至2013年1月,英國民間環保組織環境調查署(EIA)就中國虎皮貿易調查,發現安徽巢湖市的夏峰工藝標本廠,原被許可用作標本的老虎皮,被製成豪華皮氈待售;河北省北戴河秦皇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標本廠,供應予科教用途加工的虎皮則被大量賣給富人,僅2012年上半年,就以豪華皮氈形式賣出5張,均配有標本收藏證。
商人和官員則是標本收藏和消費主力。有標本廠廠長說,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動物標本的銷售極講究,如兩隻老虎可讓企業「虎虎生威」、梅花鹿寓意「發財有路」、獅子和大象作為「獸中王者」受追捧,讓動物標本成為政商間的送禮佳品。
在這條利益鏈中,動物園的角色也備受質疑。現行法律下,只有動物園、馬戲團等特殊機構可買賣一定數量的野生動物,動物園只有在特殊情G下才須對動物的死亡負責。知情者說,動物園賣出一隻東北虎約五六萬元,加工成虎皮標本,黑市價格可達35萬至60萬元;稀有的華南虎皮可賣60萬元,製成成品更達300萬元以上,造成動物園動物「自然死亡或走失」常見。
■相關概念
保育(conservation)
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人道主義(humanitarianism)
環境教育(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可持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多層思考
1. 根據資料,歸納提倡保護動物者對販賣野生動物標本的回應。
2. 參考資料,傳統文化如何影響中國野生動物標本買賣利益鏈?
3.「環境倫理即將人類道德觀念從人與人的關係,擴展至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倡認識人與環境互動相依,喚起人類承擔保護自然的責任、尊重其他物種及後代使用資源的權利。」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保護野生動物與可持續發展的關係。
參考資料
1. Vicky Lee,''40 tigers in four years: China's lethal wildlife trade loophole'',EIA,2014.05.16
2.〈珍稀動物身後事 從物種存留到暴利生意〉,《南方周末》,20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