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足球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體育活動,最早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球類遊戲「蹴鞠」,後來經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發展成現代足球。足球運動是以腳支配球為主,兩個隊在同一場地內進行攻守的體育運動專案。專家常說,運動有益身心。然而哪種運動最有效呢?丹麥一項研究顯示,踢球比慢跑更有益健康。
Main:現代最具備英雄主義幻想的運動,毫無疑問屬於足球。圓形、碗大的足球場酷似古羅馬時的鬥獸場,場上奔跑的運動者們 — 求勝之心態,奔跑之速度和致命一擊所帶來的淋漓盡致的身體快感,讓運動者和看客達成共謀。
運動醫學研究員克魯斯特普與哥本哈根大學運動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專家共同研究。他們把28名非運動員平均分成兩組,一組每周踢球2至3次,另一組每周慢跑2至3次,兩組都持續3個月。研究員發現,踢球平均減少3.5公斤脂肪及增加2公斤肌肉品質,而慢跑者則平均只減少2公斤脂肪,肌肉品質沒有任何增加。另外,足球員的其他體格表現也比慢跑者要好。克魯特普解釋兩者的差異時說,足球員經常改變運動速度,有時慢跑,有時狂奔,比慢跑者更易投入運動。
儘管國際足聯確定了中國古代的「蹴鞠」是足球源頭,但足,英國的足球規則確立後,屬於古代那種玩樂樂、遊戲、甚至是狂歡的心態越來越多地被比賽分數所取代,功利的結尾終結了遊戲的快樂。
不過,追求比分也使其成為最能鍛煉參與者性格和職業心態的一種運動,因為學要團隊的共同努力去追求某個成功的進攻。在球隊還不夠成熟時.每個人總想打前鋒,這樣能直接得分,備受關注。但是隨著他們越來越成熟,就學會應該在自已擅長的位置踢球,所以,球場退下來的人天然就具備團隊合作能力。退役的守門員最適合組織工作,他會不斷地協州眾人能力,足訓練出來的帥才;前衛則是很好的技術型人才,他能夠組織一次又一次的進攻。可以成為學科帶頭人或出色的行銷經理。
因為需要團隊合作,外向的孩子很通台練習足球。不僅如此,在各項運動巾。足球格外需要動腦筋.腳是人最底層、最基本、最笨拙的身體部位之一。要靠它來控制一個圓形的不斷運轉的球,毫無疑問.你需要很高的運動智力。在面臨各種複雜微妙變化時,迅速作出判斷。
足球已經越來越演變成一種群眾性的狂歡,超越一般體育專案,有點像演唱會。有無數家庭兒代延續著自己對某個球隊的忠誠,為什麼?還是因為從運古遺留下來的邢種幻想。場上的11個人,替所有的擁護音完成著征戰四方的使命。足球,不僅僅是遊戲,不僅僅是比分,它有可能是與生命休戚相關之物。
孩子學足球
興趣很重要
足球明星的耀眼光環吸引了很多家長和孩子。不少父母把上小學的孩子送進足球專科學校,期望孩子以後成為專業球員。其實,7至9歲左右的小孩子要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多玩足球就可以了。體能與技術的足球訓練要等孩子長大了才開始比較合適。
小孩子的身體不像大人那樣筋強骨壯,在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少讓他們練肌肉、練力量,以免傷筋動骨毀了苗子;小孩子的理解能力也有限,某些足球技術動作一旦拿捏得不准,就容易造成傷害。日本的做法是,只有孩子達到某一年齡段,才教他們那個年齡段的技術動作。
其實,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的足球愛好,可以帶孩子參加各地舉辦的短期培訓班。這些以「夏令營」形式出現的培訓班也就2至3天,主要以培養孩子興趣為主,娛樂性非常強。
愛好足球的家長也不要總是坐在家裡看比賽,給孩子講講足球的故事,帶孩子到公園裡踢踢足球,可能更有效培養孩子踢球的興趣。
Sidebar:
常踢足球
骨骼更強健
最近,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關於足球運動對成人體質作用的研究,其涉及到肌肉強度、平衡感、骨質密度和對突然來自後方猛推力的反應能力等方面。研究結果表明:經常參與足球運動的人,其骨密度更高、站立平衡感更強,並擁有更高的肌肉強度。這些,都降低了其摔倒和骨折的風險。
該項目的負責人,運動與體育科學系的Peter K副教授稱,由於常踢足球而使人們在骨質密度、肌肉強度和平衡感等方面有明顯提高,不僅表現在相當多的女性身上,也表現在很多年紀較大的人的身上。他說:「眾所周知,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骨質會變脆、平衡感下降、肌肉萎縮,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隨之增大。但目前的研究結果表明:足球或者其他的球類運動,是一個有效防止骨骼隨著年齡增大而變脆的訓練方式。」
該研究曾對一組20至47歲的女性進行過長達14周的研究,還對一組更年期女性進行過為期16個月的足球訓練。20至47歲的女性每周參加兩次足球訓練,她們左右脛骨的骨質有了明顯提高,同時腓腸肌肌肉量增大,也具有了更好的平衡感。另一組未經訓練過的更年期女性進行了為期16個月的足球訓練之後,全身的骨密度有了很大提高。參加訓練的一些從未踢過足球的女性表示,她們從足球中獲益匪淺。
有趣的是,不管是長期還是短期的足球訓練,其在骨質密度方面的作用都要強於進行類似強度訓練的跑步組和不進行任何訓練的對照組。
對於20至40歲未經過訓練的人來說,如果進行每周三次,一次1至2個小時的小場地足球運動,只要能堅持12周的時間,他的肌肉量和腿部骨量就會有明顯的增加,平衡感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該項目的負責人是哥本哈根大學運動與體育科學系的副教授Peter K和Jens B,7個國家的50名研究人員參與了足球運動的物理、心理和社會學方面的作用。研究組同樣研究了一組65至75歲老人的肌肉功能和平衡感,他們都曾長時間踢足球。把他們的這些身體機能和未經特別訓練過的一組30歲的年輕人進行了比較。
「研究表明,70歲的曾長時間把踢足球作為一種娛樂的老人,有著和未訓練的30歲年輕人一樣好的平衡感和肌肉強度,自然比其他70歲老人有著更好的肌肉和骨骼。」Peter K說。例如,未訓練的老人在單腿測試中,跌倒的機率是30歲未訓練者和70歲足球愛好者的兩倍。
SideBar 2:耐力運動
損害心臟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經常耐力運動的人,可能會因為運動過於劇烈而使心臟受到損害。研究人員早就發現,某些運動員,比如像足球員等等易出現心室不整脈現象。但他們並不清楚心律失常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還是由於運動過於劇烈所致。
比利時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三組研究物件進行了測試,以此來比較他們的心臟功能。在這項研究中,22人是有心律失常問題的耐力運動員,15人是心律正常的運動員,另外10個在比較組的不是運動員。所有運動員都是年齡18至55歲的男性,大部分是腳車運動員,其他的則是長跑、划艇和足球運動員。測試結果顯示,在心律失常的22名運動員當中,有18人的右心室出現不規律心跳;此外,與心律正常的運動員相比,他們右心室泵出的血液也較少。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證實了以前所說的「高強度的耐力運動可能會傷害右心室,造成心跳紊亂」的理論,但仍需進一步研究是否與遺傳有關。
研究人員警告說,由於這種心臟狀況可能是致命的而且是無法恢復的,因此,如果發現運動員有右心室出現不規律心跳,就應該停止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