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星期是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匯聚了亞洲各地的媒體,濟濟一堂。
彭浩翔導演的《香港仔》成為開幕電影,我們一眾演員亦努力地為電影造勢宣傳。當日連走四場,忙碌非常。先是中午的記者招待會,接着傍晚灣仔會展的電影節開幕儀式,和第一場首映的見面會;之後再到尖沙嘴文化中心的第二場首映禮,看完戲後再去餐廳慶功會見媒體,順道謝謝大會送上蛋糕為我提前慶祝生日。
一天下來的行程雖然辛苦,但一切都很值得,尤其是當辛苦拍完一部電影後,那種期待完整地看到電影在銀幕上放映的心情,就如買了新玩具一直不讓你拆的那種心情一樣焦急和期待!但這一日,終於讓我們看到完成品了,媒體亦對之大感興趣,首映禮上高朋滿座,一浪又一浪令人拍手叫好的場面,我看得非常感動,畢竟這是導演7年來的心血,真的替他高興。
銀幕上戲末roller徐徐而上時,心情是激動的,一部分是因為被電影所講的放下和釋懷打動,另一部分是作為近年少接拍港產片的我,終於在我成長的地方,交出一部以香港為主題的電影給大家,我心引以為傲。借此機會再次謝謝彭浩翔的信任,難得地把一個他嘔心瀝血多年的劇本,把一部分的責任交到我手上;導演說5年前已經想開拍此片,但有感自己和劇本還未ready,直至去年有感時機成熟才正式開拍;他形容有些東西要耐心的等,就如紅酒一樣,愈等愈醇,事實也證明這電影是值得等的。我也在想,假若他是5年前找我,我知道那時我也不是在最好的狀態去演繹郭恩恩這個角色,這角色也未必會去到我手裏。幸好我和香港仔的緣分在這適當的時候交匯,留下一個美好的影像記錄。
為了希望把握住剛看過戲的媒體們對電影的新鮮度,世界首映後的幾天,我們進行了地獄式的媒體訪問,排山倒海的編排令人近乎虛脫。剛好翌日是我生日,幸好宣傳公司理解,也準時給我於老公約定時間前收工,好讓我來得及搭上老公與二十多個朋友一齊surprise我的電車派對。謝謝老公為我做的一切,讓我(包括車上20位朋友)人生第一次嘗試電車派對,恍如走進《香港仔》裏的模型街道,穿梭於上環、灣仔、北角等香港舊區街道上,與友人們一齊欣賞香港美麗的夜景。
這個禮拜要分享的太多,難忘的太多,感觸也很多。我生日同日也是多年朋友張耀榮先生突然去世的日子,憶起他如何帶我初次踏足紅館開個人演唱會;憶起他如何在台下打點一切,陪伴我full dress綵排到凌晨3點;憶起每次演唱會他都比我興奮地問我:「Gigi,開不開心呀?」憶起他的慷慨,樂天,無私!演唱會之父,我們永遠尊敬,永遠懷念你!
我過去的一周,有喜有悲,人生亦然,從彭浩翔對電影的態度,從Sergio把歡樂帶給別人的無私,從張生這位圓夢巨人的隕落,都教我看到生命的熱誠。謝謝你們!
《星級專欄》逢周一至五推出,梁詠琪(周一)、森美(周二)、黎芷珊(周三)、陳慧琳(周四)與官恩娜(周五)輪流執筆,以輕鬆、嬉笑怒罵寫出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及娛樂圈百態,與讀者分享藝人處身娛樂圈的真真假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