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國家氣象局表示,今年至今全國平均霧霾日數,是過去52年來最多。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長陳振林表示,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往年同期2.4天為多2.3天,也是自1961年以來最多,其中黑龍江、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蘇、重慶、天津等地均創歷史同期最多紀錄。
13省市霧霾天創極值
「東北霧霾,孩子問是世界末日嗎;長沙霧霾辣得嗆眼睛;天津供暖首日霧霾襲城……」在剛剛過去的10月裏,「霧霾」成為熱門詞彙。
中國氣象局昨日召開發布會表示,10月以來,中國華北大部、黃淮、江淮等地霧霾日數在5天以上;其中山西南部、河南、江蘇等地達10至15天;山西東南部、河南大部達15至20天,部分地區超過20天。
數據顯示,與常年同期相比,河北大部、河南、北京等地霧霾日數偏多5至10天;其中江蘇北部、河南中部等地偏多10天以上,部分地區超過15天。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4.7天,較常年同期(2.4天)偏多2.3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其中黑龍江、遼寧、河北等13省市均為歷史同期最多。
展望11月上旬,中國中東部地區仍難以徹底擺脫霧霾困擾,華北、黃淮、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四川盆地等地,仍有間歇性霧霾天氣。
中國是否進入霧霾高發期?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氣候專家周兵認為,中國東北、華北出現的霧霾天氣是跟特定的大氣環流系統密切相關的。
他介紹,近期北方的冷空氣活動較常年次數上偏少、強度上偏弱,這是主要的氣象條件。造成霧霾多的主要三個原因有:第一,平均風速的減小,使得風力對污染物的搬運作用在減弱;第二,靜穩天氣的增加使得污染物不容易擴散;第三,全國降水日數減少明顯,近50年來減少了10%,導致氣溶膠(液態或固態微粒在空氣中的懸浮體系)的濕沉降減弱。
所以,霧霾是和某種特定的大氣環境相關聯的,我們不能就近期的霧霾而來斷定中國進入了霧霾的高發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