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洲的連串竊聽指控,美國兩名情報巨頭周二出席國會聽證會時作出反擊。國家安全局(NSA)局長亞歷山大否認歐洲報章「爆料」根據的情報資料都是該局監控所為,指歐洲有份與華府分享信息。其上司、國家情報總監克拉珀則回應監控德國總理默克爾等盟友的質疑,強調「了解外國領袖意圖」乃美國情報工作的基本任務。
德國《明星》周刊報道,最少有90多家在德國的美國企業被曝曾對美國政府的間諜行為進行幫助。
「分析領袖意圖屬基本信條」
默克爾的電話被竊聽一事曝光後在國際掀起軒然大波,成為周二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聽證會的焦點。委員會主席羅傑斯(Mike Rogers)質問監聽外國領袖是否美國情報部門標準做法,克拉珀(James R. Clapper)回應稱,自己從事情報工作半世紀至今,蒐集和分析領袖「以任何方式展示的」意圖都是「基本信條」。
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則表示,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傳媒引述前中情局職員斯諾登提供密件作出的報道「完全虛構」,誇大NSA在歐監控行動。他批評斯諾登與記者根本「不明白他們看到什麼」,強調文件引述的資料,並非只靠NSA自行蒐集,亦有「外國伙伴提供」。
他強調,文件上的歐洲公民資料並非「我們(NSA)收集」,而是「美國與北約盟友」為了國防安全與支援軍事行動而收集。
《華盛頓郵報》引述一名華府高層官員指,法國與西班牙情報機構長年與美國建立合作關係,將截取電話通訊的「元數據」(metadata,即通話時間長短和所在地點等的基本資料)分享予華府,但並非分享通訊內容。該官員指來自法國的資訊主要集中於阿富汗與「法國以外的地方」,西班牙的情况亦類似。
克拉珀又強調,歐盟成員國等美國盟友都有針對美國的刺探行動,但德國外交情報機關BND主管辛德勒(Herhard Schindler)堅稱,德方從未監聽美國大使館的通訊。
英德擬延遲實施新私隱法
歐洲對華府涉嫌監聽區內領袖表達強烈不滿,可是被指對改善本身數據安全法規並不熱中。《紐約時報》透露,默克爾致電奧巴馬表達不滿兩日後,卻在歐盟峰會附和英國倡議,支持全新的數據私隱法毋須趕急實施,待明年5月歐洲議會改選後、甚至拖到後年才執行。
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