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想申請助學金,交貧困證明還不夠,還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講家裏有多困難,太傷自尊了!」瀋陽大學某學院學生小劉自從在同學面前講了自己最羞於啟齒的家境後,常常覺得抬不起頭來。
「本來不想讓大家知道家裏困難,可這樣一來全班都知道了。說是為了公平,可讓我們當眾『揭傷疤』,這對我們公平嗎?」為認定貧困生資格,貧困學生需當眾演講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資格得到助學金,這樣的方式對這些學生來說究竟是公平還是傷害?
學生:演講並投票選出「最窮」
據長沙晚報報道,小劉告訴記者,她是外地到瀋陽讀大學的學生,家境貧困,可正是貧寒的家境養成了她好強不服輸的性格。「我最不愛在別人面前說我家裏的情況,不想讓大家知道我家困難,不想讓人同情,更不想成為別人的笑柄。」小劉說。
「可現在要認定貧困生資格,拿助學金和獎學金,就必須在全班同學面前講我家困難的情況,真是開不了口!」小劉告訴記者,學院為了公平公開,在認定貧困生資格的環節上,每位提交申請的學生除了要上交貧困認定材料外,還要在同學面前將自己貧困的家境和盤托出。
院方:最初是想評判公平公開
隨後投票選舉,得票最高的前5名,才能獲得資格。「有的人願意講,得票自然多,可像我這樣不愛講的,肯定沒人投給我啊!這樣真的公平嗎?」
記者來到這所學校,見到了該學院貧困生資格認定工作的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貧困生認定工作一直是學院的一項重要工作,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認定標準則是申請學生提交的貧困認定材料。
貧困生分為特殊困難、困難和一般困難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的人數都是有定額的,因此學院才想以一個公平的方式進行認定。
「年輕人都有自尊心,特別是18、19歲的階段。」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汽車工程學院輔導員鄒萌表示,用這樣的方式說不定會適得其反,「有個別同學會有拉票的嫌疑,誰說得煽情誰得到的支持就多,那些不善於表達的貧困學子得不到真正的關懷,反而起到負面作用」。 這種方法也暴露了學生隱私,是非常沒有人文關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