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缺芯少魂」逐步解決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周四(14日)表示,中國數字技術創新在「十四五」規劃期間實現突破,高端晶片、操作系統等方面「缺芯少魂」的問題近年得到逐步解決;人工智能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人工智能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的60%,人形機械人、智能終端等領域不斷突破。
劉烈宏表示,中國已形成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覆蓋設計、製造、封裝測試、材料和裝備;國產操作系統加速崛起,「鴻蒙」生態設備總量突破11.9億台,覆蓋手機、汽車、家電等1200多類不同產品。
稱中國算力規模全球第二
中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5G基站總數達到455萬個,較2020年增長5倍;千兆寬頻用戶達2.26億,增長34倍;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
劉烈宏表示,中國目前日均Token(詞元)消耗量突破30萬億,較去年初增長300倍,反映國內人工智能應用規模的快速增長。劉烈宏表示,中國數據產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數量超過40萬間,產業規模達5.86萬億元人民幣,較「十四五」末增長117%,預計未來幾年將保持較高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