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創科土壤:民間互動氛圍好」 六小龍群核科技憶創業 逢周末晤業界學界摸方向
【明報專訊】特首李家超周二起率政府代表團訪問浙江4天,目的之一是認識「杭州六小龍」發展經驗,參考借鑑。六小龍涵蓋機械人、生成式人工智能、遊戲研發等範疇,當中「群核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朱皓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杭州出產眾多優秀科企,人才的良好互動氛圍是關鍵:「像我們創始人之間,經常會有這種非正式的去聊一聊,一起去爬個山、什麼的,大家都會互相開啟思路,分享經驗教訓,也是很有幫助。」
明報記者 鄭律銘 杭州報道
「群核科技」專注空間智能技術,今年2月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未來亦有意來港發展。公司於2011年成立,研發軟件涵蓋室內設計、工業生產、機械人訓練等用途(見另稿),去年企業客戶達4.55萬個、個人客戶達41萬個,同年首三季營業收入5.53億元人民幣。「杭州六小龍」稱呼今年初才冒起,作為六小龍之一,朱皓說,一方面很感激外界認可,同時亦感壓力,要加緊「愈做愈好」,「才能夠更好的對得起這個稱號」。
公司發展至今10多年,朱皓認為有此成果,關鍵在研發能力及人才;其中對於有技術含量、技術壁壘的核心範疇,盡量自行研發,要有研發能力,需有人才。朱說,公司人才來自海內外,涵蓋不同學科背景,除了計算機專業,亦有機械工業、文科、設計及數學等跨學科人員。
浙大招聘 組初期核心梯隊
除了自身努力,杭州的創科「土壤」亦重要。朱皓形容杭州能吸引不少人才聚集,其公司最早幾年的人才就從浙江大學大量招聘,組成最早期非常核心的梯隊,另外杭州亦有不少人才來自內地其他城市以至海外。公司另外兩名創始人本身畢業於浙大,朱皓自己則從美國回流——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朱負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IUC)取得碩士學位,3人同是UIUC碩士。朱曾在微軟及亞馬遜總部擔任軟件工程師,才回國創業。
專攻研發 交流悟「線下」之難
朱皓笑言,剛回國的半年每個周末都跑出去交流,接觸其他創業者、大學師生、創投公司等,形容這類民間互動氛圍與矽谷很類似,對創業者而言尤其有利。朱說,他們創業之初亦藉此探索方向,當時曾與一些做「線下業務」的公司交流,才知道若發展同類業務,需有較豐富的社會經驗及商業判斷力,「我們當時剛出來創業,根本不懂這些東西」,因此最終決定專注做技術研發。
三方組織路演 「識了很多人」
創業亦需有好的營運模式。朱說,他們亦是透過交流活動了解到,軟件在當時的「收費能力」很差,要思考如何賺錢,他們透過與人交流後學習,建立其收費模式,先讓用家免費體驗、培養使用習慣,再將較高階功能定為收費。
朱皓認為,杭州創業氛圍良好,是有多股力量在貢獻,政府、創投機構及浙江大學均會組織很多「路演」活動,「我最早剛回國那半年,去浙大做這種什麼創新導師、創業導師,聽學生路演都聽了有個兩三次,然後認識了很多人」。
申港上市 冀成國際業務中樞
群核科技今年2月向香港提交上市申請。朱皓解釋,他曾來港數次,很感受到香港國際化一面,不少國際機構在香港「設點」,語言環境中英並行,同時亦是成熟的資本市場。他認為香港鄰近杭州,未來冀將香港定位為公司「未來拓展國際業務的一個中樞」,加強亞洲及北美業務。
他說,群核目前已與科大及城大有科研合作,包括將生成式AI與空間智能更好地結合,過程中感受到香港學者有很強的研究能力,這亦是他們來港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