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美中形勢:特朗普打亂章逼讓步
毋懼民怨忍得經濟陣痛 中國一手牌可抗衡美國

[2025.04.18] 發表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成為全球焦點。圖為習近平與特朗普。

【明報專訊】隨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外界最關注哪方掌握更多籌碼?哪方更能承受經濟陣痛?特朗普政府聲稱,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總額龐大,自己佔據談判有利位置;而中國掌控全球大量關鍵工業原材料的生產,有利強硬報復以回應美國威脅。

去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遠高於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出口額。這也是為何特朗普政府聲稱佔據談判有利位置。

然而,貿易格局遠比這更複雜。專家指出,中國認為自己不僅能給美國造成更大打擊,還更能承受關稅戰帶來的衝擊。

禁出口關鍵礦物作為報復

阿爾伯達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王佳表示,其實中國手上也有不少牌可打,它具備相當的談判籌碼。

王佳指出,中國掌控全球大量關鍵工業原材料的生產,這些原材料對美國來說極難尋找替代來源。例如中國早前便禁止出口部分關鍵礦物,作為報復措施。

該禁令涵蓋了7種稀土元素及其在國防、能源和汽車技術中使用的磁體。

她說:「這對美國相關產業將造成真正的衝擊,能替代中國供應的國家非常少。其他供應商沒有足夠的時間迅速進入市場,並提供美國所需的數量,所以這是中國可以打出的一張非常有力的牌。」

王佳還指出,中國是美國第二大外國債權國,截至1月,中國持有大約7,6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與2018年貿易戰時中國迅速尋求與美方談判、緩解關稅壓力不同,這次北京採取更強硬的應對態度。

美關稅頻變動 信息混亂

總部位於紐約的Tolou資本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哈基米安(Spencer Hakimian)表示,中國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始多元化其貿易伙伴。

哈基米安說:「中國對美出口在過去13年基本持平,但在同一時期,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長了80%以上。」

他表示,即使是在特朗普首次執政期間,中國對美國關稅的依賴程度也較高;但如今,中國對美出口總額約為4,000億美元,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20萬億美元,這使其在經濟上的抗壓能力顯著增強。他說:「這只佔中國經濟2%,當然貿易戰會有影響,但當經濟年增長率達到5%,而一次性損失2%,那其實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嚴重。」他指出,中國早已制定長期戰略,並對美方加徵關稅做好周密準備。

相比之下,他批評華盛頓的做法混亂無序,對中國徵收的關稅稅率頻繁變動。同時,內閣高層對關稅政策的解釋也各執一詞,甚至相互矛盾。有人稱關稅是永久性的、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也有人則稱只是談判籌碼,用來迫使中國讓步。

或對外企發起反壟斷調查

哈基米安說:「我是美國人,我都希望美國在這場貿易戰中獲勝。但我也須保持客觀,因為我是全球資產管理人,這是我的職責。中國方面明顯在準備上更加充分。」

兩位中國問題專家梅德羅斯(Evan Medeiros)和波爾克(Andrew Polk)最近在《華盛頓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分析北京的新興戰略。

文章中提到,中國正運用他們稱之為「精準制導經濟武器」的一系列手段,不僅僅局限於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中國還可能對外國企業發起反壟斷調查。

中國推出了所謂「不可靠實體清單」制度,針對被列入的企業設置更多限制,令其在中國的經營更加困難。最關鍵的是,中國在貿易戰中展現出更高的「承壓能力」。

王佳指出,相比美國政府必須應對因經濟衝擊而不滿的消費者情緒,中國共產黨在這方面的政治壓力要小得多,因此更能承受貿易戰帶來的經濟陣痛。

綜合種種因素,可看出中國在這場貿易戰中採取的策略正逐漸清晰。中國領導層相信自己不僅能對美國造成實質衝擊,同時還能借助這場危機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繫。

更多要聞一
黨魁英語辯論 難得引博勵治一笑
【明報專訊】加拿大4大主要聯邦政黨黨領周四晚在滿地可展開英語辯論,如同前日的法語辯論,支持率領先的自由黨黨魁卡尼(Mark Carney)繼... 詳情
安省設經濟特區促礦產開發 「火環」項目障礙重重難提速
【明報專訊】安省政府將引入法案,通過將一些地區指定為「經濟特區」來加快礦業開發,以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的經濟和政治威脅,但新措施可能不會為... 詳情
多市支援受關稅影響製造業 工業物業稅可申請延期半年
【明報專訊】多倫多市政府昨日推出工業物業稅延期計劃(Industrial Property Tax Deferral Program),旨在... 詳情
稅局網上帳戶信息不完整 常見錯報漏報 專家忙補救
【明報專訊】稅局自今年1月起實施一項新驗證程序,以確保僱主和金融機構提交的數據準確無誤。但報稅截止日期只剩不到兩周,許多加拿大納稅人的稅務單... 詳情
【明報專訊】多倫多公校教育局(TDSB)早前建議,強制家長委員會將募集的部分資金撥入一個中央平等基金,教委在本周三(16日)晚開展辯論和表決...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5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