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欣:夢想,今次我來主動抓緊!

[2024.12.04] 發表
喜歡語文的張可欣會反覆閱讀台灣作家李豪的詩集《瘦骨嶙峋的愛》,「書中的詩句不露骨、不矯情,卻能引起共鳴」。
《十七年命運週期》有場戲張可欣(左)重拍多次,仍做不到導演的要求,她會生自己的氣,自覺「好廢」。
張可欣兩年前開始有儲即影即有照片的習慣,照片儲滿了一整本相簿。她很感激家人一直以來都支持自己的決定,包括支持她參與劇集拍攝。

【明報專訊】「我不是會主動爭取一些東西的人。」張可欣未曾主動爭取喜歡的事物,她一次又一次選擇逃避,逃避未知的恐懼、失敗的風險,以及他人的目光。但這次,她決定主動抓緊夢想。

「試鵅v試鏡 改變命運

演藝圈不乏才華洋溢者,但能否一炮而紅,講求才藝,也要有運氣和觀眾緣。在實力非成功保證的環境下,對藝人來說,主動抓緊機會是基本技能。然而,主動出擊並非張可欣慣做的事,多年來她目標是考好公開試,從未認真思考日後想做什麼、要怎樣過。朋友常常鼓勵張可欣「什麼都試一下」,她會參與《十七年命運週期》試鏡,也是因為朋友游說。當時她僅抱一試無妨的心態,既不了解劇集故事,也不知道試鏡程序,更未料到其命運往後的走向。

「我們不一定起用你。」導演試鏡時對張可欣如此說。她對試鏡沒抱多大信心,沒料到自己真的獲得演出機會。劇集開拍後,她忙於精進演技,追趕拍攝進度,「無時間(為入選、參演)開心和慶祝」。她毫無演出經驗,同劇大部分演員又是「老手」,拍攝時壓力很大,不自覺間便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不過,這種能力、經驗的差距反讓她更有動力,「我不想認輸,我覺得自己做得到」。

由試鏡中選至拍攝煞科,歷時4個月,但張可欣到劇集播出前才懂得緊張;而劇集拍畢不久,她剛升讀大學,隨即要再調整心情,適應全新環境和學習模式,「開拍的時候並無閒暇想自己會出現在電視堙A單是拍攝的事已忙不過來」。從沒接受演藝訓練的她表示,拍劇並不容易,擔心演得不好、觀眾不喜歡角色,然後連帶不喜歡自己。她憂慮很多,幸而這些情G皆無出現,「大家都很好,我看到許多讚賞,有點受寵若驚」。劇集出街後,張可欣和幾個新演員成了觀眾茶餘飯後的談論對象,雖然走在街上會被人認出,摯友偶爾會戲稱她是「蕃茄」,但校園內師生都只視她為普通學生,「我認為自己還是個新人……但比無人認得好」。

拍劇發掘出難以自拔的樂趣

張可欣中學選修文科,喜歡歷史、文學和地理,也常閱讀散文與新詩,但因公開試成績不足以考進心儀的中文系,故大學選讀香港中文大學的商學院,「(也想)試試看自己是否適合商業的世界」。那時的她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若非友人鼓勵,她根本沒想過踏上演藝跑道。「看茈x上表演的人會覺得他們閃閃發光,很佩服他們可以大方展示自己。」其實她自小喜歡表演,卻不曾嘗試尋找演出機會,因無自信,始終沒有踏出第一步。就算是昔日中學校內外的活動和比賽,她都要靠身邊人推波助瀾;遇上感興趣的事,亦從不主動嘗試,怕自己做不來,很容易就放棄,「出於害怕(所以不主動出擊),害怕嘗試新事物、害怕未知、害怕出錯,最後選擇逃避,因為逃避了就不會犯錯」。她擔心全力以赴後仍落得失敗下場,自己會失去價值。

張可欣最終勇敢跨步接納友人意見參與試鏡,原來都跟無自信、怕失敗有關,「(接受他人的建議)好像給了你一個合理地失敗的藉口」,若不是出於主動的話,儘管最終失敗,仍可假裝是自己未夠盡力,而非沒有能力。

對演藝事業發展「糊婼k塗」又無甚信心的張可欣,試鏡成功,從拍劇發掘到難以自拔的樂趣。「起初我不太喜歡蕃茄(一角)的。」她初接觸劇本時,無法理解角色的想法與行為,認為「蕃茄」有點任性又不懂體諒他人。為更全面了解角色,她嘗試先了解「蕃茄」的性格盲點,「一個人不是用上帝視角看事情時,不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事會引致什麼後果,亦不會知道每人背後的困難和心酸」。後來她再代入角色身分,明白「蕃茄」於劇中所做的決定,「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解並代入一個完全不是自己的角色的過程」。

拍劇過程中,張可欣逐步確立想在演藝圈發展的志向,也改變了被動和怕失敗的心態。當下她明白要做好演藝工作,不能缺乏自信,「不可能每次也(像試鏡成功)如此幸運的」。她認為三思而後行、先規劃再行事是好的,但希望自己此後能夠勇敢一點,不要空想太多才行動,阻礙自己嘗試新事物。張可欣笑言不想過能預視自己未來80年的生活,「如果只顧一味逃避,留在自己的舒適圈堙A會很無趣的……不嘗試就無法得知某件事對自己是好是壞,亦不會知道自己是否適合走那條路」。她說下次遇到機會或有想要嘗試的事物,會主動爭取,「『做鬙』,不讓自己後悔」。

「選錯」學科 轉念細味大學生活

即使確立了日後路向,走在自己想起航的跑道,張可欣仍要面對大大小小的煩惱,如當下的大學生活。「一開始是完全沒有動力上學的。」她身為「文科人」,大學開學不久就發現對商科興趣缺缺,「在每個不睡覺溫書的晚上,會『無限輪迴』問自己為何選擇了現時修讀的課程,不感興趣之餘,亦不適合自己」。加上未認識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學生涯之初,她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

不過,有了衝出舒適圈參與試鏡及拍劇的經驗,張可欣初期的大學生活縱然未如所想,也學習轉變心態,主動細味當中的美好之處。「現在會想,既然選擇了這科、院校錄取了我,那就證明我有能力讀好這個學科。」她發現身邊的同學原來都很友善,慢慢結識到一起上課、吃飯的伙伴;又嘗試訂立學業小目標,藉由達成目標所獲得的成功感,推動自己努力修畢課程。

4年後將迎來大學畢業,張可欣將會面對更多困難、更多新奇事物,她希望長大後的「張可欣」會繼續勇於嘗試,懂得堅持,但不會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小時候曾學習各種才藝,但很快便放棄了。我向來是『三分鐘熱度』的人,這次難得找到喜歡的事,希望能夠好好堅持下去」。

文:鍾美c

圖:馮凱鍵、資料圖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740期]

更多教育
視聽之娛:閱讀的濾鏡和透鏡——《用日本電影讀日本文學:從夏目漱石到村上春樹》
【明報專訊】大家對日本文學絕不陌生,每到中文科校本評核的時節,總見同學在捧讀太宰治著名中篇小說《人間失格》(1948),口頭匯報時又以蜷川實... 詳情
時事中文:古今偽造文件騙術
【明報專訊】古今不乏利用偽造文件騙取財物、權位的案件,這類騙案往往涉及偽造皇帝聖旨、官印、文書等,利用人們對官方文件的信任來達成目的。最近一... 詳情
超譯中文:扮動物 養身心——古人養生大法
【明報專訊】近年流行以模仿動物強身健體,如「動物流」(Animal Flow)的猿猴式、螃蟹式,瑜伽的鷹式、下犬式等。在中國古代,其實早有古... 詳情
文字發酵:「風盛」的知識
【明報專訊】11月踏入深秋,香港仍然颱風不停轉,「銀杏」、「桃芝」和「萬宜」先後到訪。反常氣候惹起坊間討論,大家試把迷宮中有關風的四字詞連接... 詳情
【明報專訊】(例)風餐露宿 形容野外生活或行旅的艱苦 ??↓ 兩袖清風 形容人神采瀟灑;亦指衣袖內空無一物,只有清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4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