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看文化:真實面對情緒《腦朋友2》
【明報專訊】青少年成長總是充滿掙扎,也害怕他人眼光,如何面對自己內心,在快樂與不快樂時也學會與自己共處,是青少年需學習的課題。新一集的《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提醒同學,我們需了解自身的情緒需要,與情緒共同成長。
續作延續2015年《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的故事,女主角韋莉準備升讀中學,大腦中的情感控制中心由原來較為簡單的5個主導情緒,變得更為複雜。韋莉進入青春期後,面對適應新學校的挑戰,亦要與舊朋友離別。單純的「快樂」(阿樂) 主持的美好世界慢慢減少,換來的是對未來的「焦慮」(阿焦)、面對新朋友時的「尷尬」(阿尷)等,這些新的情感讓整個故事層次更豐富,亦更複雜地探討青春期的情感變化與自我發現。
電影精彩的地方在於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的真實描繪。青春期是充滿情感波動的時期,電影以視覺化方式將這些內在情感具體呈現出來。阿焦深感情緒需要改變,自作主張將韋莉的「自我意識」拋到韋莉的腦海深處,對未來的「焦慮」一次又一次主導故事的發展,並讓主角的情緒到達爆發點;而阿樂一廂情願地將失敗的記憶拋到腦後,又是否最理想的處理方法?
應對壓力迷惘 需尋情緒平衡
故事仔細的內容就讓同學在觀影時再發掘,但電影教曉了我們,在面對壓力、焦慮和迷惘的時候,需要找到情感的平衡。青協在2024年2月發表的研究指出,受訪的1651名本地青年中,三分之二(66.8%)青年希望在個人的社交媒體予人正面感覺,會先修飾言論(58.1%)及圖片(55.1%)才上載內容,亦即是希望在人前帶上「面具」,不願分享自己內心真正想法。就正如電影中,女主角持續對別人印象中的自己有所「焦慮」,最終影響判斷。突破機構於2023年發表的研究亦指出,506名受訪青年中,74.1%表示在不開心時會催迫自己回復心情 ,59.7%更表示為免被人覺得自己有問題,即使情緒低落亦會裝作開朗。事實上,建立整全的自己,非由單一的情緒主導,我們需要讓不同情緒找到出口,並面對不同情緒下的自己,才能歸納得失,努力前行。
朋輩親子關係 塑青少年性格
電影中對朋輩關係和父母管教方式的描述,亦值得我們討論。面對朋友關係的轉變,韋莉一開始選擇從眾,放棄兒時玩伴,最後她卻發現,朋友是需要持續地相互支持。同時家庭衝突常見因素是家長對子女期望的落差,特別是家長控制慾愈強,子女愈有可能形成負面性格。電影中韋莉的父母不像其他父母對女兒的情緒起伏加以苛責,反而會容讓一定空間,成為女兒情緒爆發後的避風港。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女主角從兒童到青少年成長的一大支柱。
儘管《玩轉腦朋友2》延續第一部的幽默感和輕鬆節奏,但它觸及到與中學生更接近的成長主題,包括身分認同危機、友情的變化和親子關係的挑戰。這些主題不僅使得影片對同學更具啟發,也是一齣讓大家在觀影後可反思個人成長和自我發現的作品。
(主要學習重點:資訊素養的內涵與正面價值觀的關係)
文: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副校長 洪昭隆
圖:劇照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