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涉港意見書大增 本地團體親建制為主
【明報專訊】今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共收到55份由非政府組織提交涉及香港的意見書,較上屆2018年16份多逾兩倍。本地主要提交團體來自建制友好組織,也有海外港人組織,但過去曾提交意見書或到聯合國列席的融樂會、社協今年未再提交,有民主派色彩的民陣及職工盟則先後解散。
社協未再交 歸因政治氣候
社區組織協會上屆曾表達政制不民主、貧窮人口增加等關注。社協副主任施麗珊坦承,由於政治氣候,擔心違反《港區國安法》,故小心選擇向什麼聯合國審議機制提交意見,「不會寫政治,只寫經濟文化權利」。她說,過去不擔心向聯合國提交意見,但港府曾批評聯合國打壓,如今會有擔心。
勞聯稱勞權「只有更好」
提交意見書的本地組織多數為建制或建制友好團體,意見書大致提到實施國安法或重塑立法會、區議會選舉制度,並不影響人權或參選權。勞聯勞工教育委員會說,勞工權益「只有更好」,形容目前仍有組織工會的權利,不受國安法影響。九龍婦女聯會表示,香港在囚者享有尋求法律代表、除例外情G可尋求保釋等權利。
海外港人組織籲履「曼德拉規則」
海外組織方面,涉及在英國、美國、荷蘭、法國等地的港人組織。一批前民主派區議員聯同英國香港監察提交意見書,除質疑國安法,也呼籲港府履行俗稱「曼德拉規則」的聯合國《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標準規則》,禁止超過15日以上單獨囚禁。根據意見書檔案,顯示作者為「Shu Ying Chan」,與赴英及已退出民主黨的前區議員陳樹英姓名琣X,陳截稿前未回覆查詢。《國殤之柱》雕塑家高志活所屬組織則質疑港藝術及言論空間收窄。
過去不少團體立足香港,關注內地人權狀G,例如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好友組成的「曉波助瀾會」、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等,上屆曾向聯合國提交意見書,今屆僅一個以防止職場性騷擾工作組名義的在港團體,關注內地性騷擾、女權運動打壓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