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AI鑑定 錄港首見3蜘蛛 環團訓練800人全港調查 冀打破誤解補學術不足
【明報專訊】蜘蛛對不少人來說是可怕生物,有環團稱「連科學家都唔多對蜘蛛感興趣」。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去年動員800多人,利用應用AI科技的線上鑑定物種平台做「香港蜘蛛大搜查」,找到近5000項蜘蛛紀錄,更錄得3類香港新見的蜘蛛紀錄,包括「近管蛛科」、「管蛛科」及「黔舌蛛屬」。協會認為,此調查計劃提供契機予大眾認識蜘蛛生態價值,透過鼓勵親身觀察打破固有誤解,並填補學術研究不足,提供具參考價值的基線資料。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2020年12月展開「香港蜘蛛大搜查生態教育計劃」,培訓逾800名大專生、中學生及公眾人士學習觀察及辨別蜘蛛,其後安排他們分成多個觀察隊伍,在去年6月至今年1月走訪港九新界大嶼山共36條路線,進行為期8個月的全港蜘蛛調查。
調查使用iNaturalist線上鑑定平台(見另稿),觀察隊伍會將發現到的蜘蛛拍照上傳至平台以鑑別,調查最終蒐集到4783項有效蜘蛛紀錄,包括33科及135屬,當中包括多項「近管蛛科」及「管蛛科」,以及一項「黔舌蛛屬」觀察紀錄,過往《世界蜘蛛名錄》及《香港蜘蛛圖鑑》均未有記錄上述蜘蛛在港分佈、棲息,而由於調查中的「黔舌蛛屬」蜘蛛為首次錄得在港出沒,只有一項紀錄下,目前尚待進一步鑑定該屬蜘蛛是否在港棲息。
非瀕危物種 習性待研究
負責整合及分析調查數據的本地蜘蛛生態研究員葉昊然表示,「近管蛛科」及「黔舌蛛屬」在新界發現,「管蛛科」則在港島發現,3類蜘蛛在世界各地亦有分佈,不算瀕危物種,但由於本港以至國際上的蜘蛛研究並不多,習性尚待研究,故本港紀錄為學界提供了非常具參考價值的基線資料。
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教育及研究經理蘇英健稱,人類普遍因誤解害怕蜘蛛,「連科學家都唔多對蜘蛛感興趣」,故蜘蛛研究並不多,是次計劃提供契機予大眾認識蜘蛛生態價值,透過鼓勵親身觀察打破固有誤解,學習欣賞蜘蛛的生物多樣性。
協會去年建立全港首個香港蜘蛛網頁「香港常見蜘蛛網」,介紹全港常見蜘蛛,初期只有50種,綜合是次調查所得蜘蛛紀錄後,本月起增至100種,網頁至今累計逾48,000人次瀏覽。蘇英健說,計劃反映公眾親身參與公民科學調查,有助填補學術研究不足,協會亦會就今次新發現向漁護署提交報告,完善本港蜘蛛數據資料庫。
明報記者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