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GBA時政一周:工總報告:拓灣區內銷 愈早愈蚍
【明報專訊】由香港工業總會(下稱工總)連同渣打銀行發表的《大灣區港商開拓內銷研究報告》顯示,超過83%在大灣區設廠港商已發展內銷業務,其餘17%港商中亦有一半有意未來兩年拓內銷。調查亦反映,港商愈早拓內銷,收益愈理想,對業務前景亦愈有信心,但大多數港商均覺得,以後與內地同行在大灣區的競爭會更激烈。
報告由工總轄下的大灣區智庫做調查,於去年8至11月共收到84間於大灣區設廠的港商回覆,覆蓋傳統及新興行業。其中83.3%受訪港商有在灣區經營內銷業務,且多數是「兩條腿走路」,即外貿和內銷兼營。其餘16.7%港商未拓內銷,但當中有半數表示有意於未來兩年進軍灣區市場(圖1)。
稱早期競爭少 「港產」家電保健品現仍吃香
雖然欲拓內銷者不少,但有逾半受訪港商認為內銷收益未如預期。若以拓內銷時間細分,經營內銷6年或以上的港商,無論對收益表現是超預期還是符預期的比例均高於整體水平,相反內銷年資不足6年的港商,認為收益不符預期的比例就高於整體水平(圖2)。與此同時,他們對未來兩至三年內銷業務預期,也呈現更樂觀及較悲觀的分別,收益達預期的港商無一認為未來數年收益會出現零增長或負增長(圖3)。
對此結果,工總名譽會長兼大灣區智庫主席葉中賢表示,早期拓內銷,港商面對競爭者較少,市場未成熟,故發展空間大,而且採用港商擅長的傳統銷售渠道,無疑是早茈機,不過這不等於現在才進軍灣區已經太遲,葉認為從事食品、保健品、電子或家電產品等的港商,因生產採用國際標準,在大灣區市場仍具相對優勢。
產品技術有優勢 放帳風險法規嚴格成挑戰
葉的說法在報告亦得到佐證。報告指出,港商拓展內銷在產品品質、技術研發及企業管理方面繼續保持優勢(圖4)。但另一邊廂,放帳風險是港商拓展內銷時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因客戶拖數影響資金周轉,限制了港商拓內銷速度與信心。而內地環保及工商法規嚴格、懲罰重,加上近年招工難,都是困擾港商的挑戰(圖5)。至於市場前景,普遍港商覺得,未來5年與內地同行的競爭會愈來愈激烈,近六成認為大灣區市場發展潛力仍然巨大,不過亦有逾三成覺得市場前景不明朗,另有兩成港商則視大灣區為跳板,能令他們的內銷業務向全國出發(圖6)。
報告建議,要推動港商更積極拓展大灣區市場,從政府層面上可以有4點考慮。其一是解決內銷信用風險,減少放帳問題,包括相關機構合作強化內地企業信用體系及信用資料共享機制;此外,港商對跨境金融需求龐大,建議相關監管機構考慮設立大灣區中小企跨境資金池試點,容許合資格的大灣區企業聚集資金,並為港資中小企提供針對性的政策放寬和金融配套。
倡港府助業界參與制訂灣區產品標準
報告亦建議港府協助大灣區港商善用香港科研能力,研發及應用綠色生產方案,以滿足內地日趨收緊的「雙碳」減排目標,並研究大灣區內推行能與國際標準接軌的綠色金融標準,促進企業透過綠色融資研發綠色產品或為生產過程低碳轉型;以及協助業界參與制訂大灣區內通用的產品標準和認證,提升大灣區製造的工業品質,亦有助港商增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