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篇章:〈風箏〉——魯迅

[2021.10.15] 發表
(新華社)
(資料圖片)
《課堂外的讀本2:父父子子》

【明報專訊】(第1段)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於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第2段)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裏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

(第3段)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第4段)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間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着。大方凳旁靠着一個胡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着,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秘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折斷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裏。後來他怎樣,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第5段)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第6段)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着,墮着。

(第7段)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第8段)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敍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

(第9段)「有過這樣的事麼?」他驚異地笑着說,就像旁聽着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第10段)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第11段)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第12段)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着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一九二五年一月廿四日

(選自《魯迅全集》2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本文原先載於《課堂外的讀本2:父父子子》(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20年出版),承蒙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允許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本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等。

■相關書籍

書名:《課堂外的讀本2:父父子子》

編者:錢理群

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簡介:選錄22位現當代文學名家篇章,深刻批判父母子女這種最平常的人倫關係,展現親子之愛、尊父之情、母愛之偉大。

●學習重點

文憑試選取的現當代散文中,其中一類主題圍繞「父母與子女」,作者多表達兩種情懷,一是以父母的身分表達對子女成長的關懷;二是以兒女身分表達對父母年老的愁懷。例如2013年張曉風《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2020年利格拉樂.阿?《夢中的父親》都圍繞親情書寫。

〈風箏〉——以讀帶寫

魯迅的〈風箏〉屬抒情散文,因北平冬季空中的風箏,想到故鄉早春時節放風箏,流露淡淡鄉愁,並憶起兒時往事:身為兄長的他懲罰沒出息、酷愛風箏的弟弟,感慨弟弟對往事毫無怨恨、討論遊戲對兒童的意義。文章敘事與抒情緊密相聯,抒發兄弟之情,以及作者憎惡冷酷的現實和憧憬美好的明天。

「風箏」一詞貫穿全文,既象徵孩子的童真和美好,風箏被破壞也象徵當時封建社會扼殺美好事物,禁錮和毒害人們的思想,立意深刻。

同學面對自由題的內容構思,可從「事物特徵」的「虛實」入手,以「散敘」或「起承轉合」的方式來書寫。

●卷二實戰

「果實」雖是平常事物,卻可以引起聯想,或牽動思緒,又或啟發思考。試以「果實」為題,就個人體會寫作文章一篇。

【下期刊登學生作文示例分析】

顧問教師:關力年

圖:新華社、資料圖片

鳴謝: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語文同樂 第529期]

更多教育
範文天空:幽默大師非同凡響
【明報專訊】【莊子】(約前369 -前286) 名周,戰國中期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人,是老子之後道家學派的代表,並稱「老莊」。 ... 詳情
經典金句:與之為取
【明報專訊】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 《後漢書?桓譚馮衍列傳上》 ◆語譯 世人總以為從別人那裏得到東西是「取」,... 詳情
時事中文:超人迪加內地下架
【明報專訊】■新聞事件 日本經典特攝片《超人迪加》(圖a)(內地譯為《迪迦奧特曼》)在內的多部動畫、影片,於9月24日被發現在內地全網... 詳情
【明報專訊】■小遊戲 才高八斗(褒)蛇蠍心腸(貶) [智叻中文Smarties' 第474期] 詳情
周圍「中」:門釘?書釘?眼中釘
【明報專訊】大家有使用過釘書機嗎?釘書機是將釘「按入」紙張,把多張紙緊緊扣在一起,甚至把多頁紙釘裝成書。俗話有句「打書釘」,大家知道是什麼意...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Ka Ming Lui | Executive Chief Editor: Richard Kwok Kai Ng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5377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