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軍頭晤紅會東盟代表 分析:顯具掌控局勢信心
緬甸軍方領袖敏昂萊(圖1)分別於周四、周五會晤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主席及東盟代表。《日經亞洲》分析認為這反映敏昂萊在發動政變逾4個月後,對控制國內局勢的信心已足夠讓他敢與國際展開對話。
紅十字會籲准人道救援探監
敏昂萊「不置可否」
敏昂萊周四先會晤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主席毛雷爾(Peter Maurer),他是2月1日政變以來造訪緬甸的國際組織最高代表兼首名歐美要員。毛雷爾促請緬甸停止武力對付民眾、尊重國際法、保障醫護人員安全,開放人道援助渠道,及請求恢復紅十字會人道探訪繫獄者。其聲明道:「緬甸人民亟需援助與保護。」不過《日經亞洲》引述知情人士說,敏昂萊對毛雷爾的要求「不置可否」。
東盟輪任主席國文萊的外交事務主管部長艾瑞萬(Erywan Yusof)和東盟秘書長林玉輝(Lim Jock Hoi)昨日亦與敏昂萊見面。路透社事前報道,東盟代表也會見「其他持份者」,惟會否或何時接觸緬甸平行政府「全國團結政府」,仍是未知數。東盟嘗試以外交途徑化解緬甸危機,但效果成疑。東盟4月首次與敏昂萊開會後同意委任緬甸特別大使,並由東盟秘書長協助,嘗試斡旋涉事各方,制止緬甸政變後的暴力事態。可是各成員國至今未能定出特使人選,其餘議決內容亦乏善足陳。
歐盟:將再制裁軍政府
緬甸人權組織「援助政治犯協會」(AAPP)數據顯示,2月1日以來緬甸至少845人因衝突喪命,約5600人入獄。緬甸近日城市的示威衝突已然減少,《日經亞洲》分析稱,從該軍事領袖願意與國際社會對話看,軍政府似乎日益有信心鎮壓反政變示威及鞏固控制。相當於歐盟外長的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周四表示,將對緬甸軍政府展開新一輪制裁。另外,緬甸平行政府「全國團結政府」周四公布將修改1982年緬甸《公民法》,按基本人權規範與緬甸民主聯邦原則,凡在緬甸出生或其公民在境外所生子女俱為緬甸公民,羅興亞人有權取得公民身分。緬甸原政府一直被指漠視羅興亞人作為緬甸公民的完整權利。
(路透社/法新社/日經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