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鴻昌反駁梁智鴻止血論:公院缺醫生如貧血 要輸血
【明報專訊】政府下周三將提交《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免試引入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醫管局前主席梁智鴻前日批評修例「本末倒置」,處理醫管局醫生流失問題應先「止血」而非「輸血」,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昨反駁,稱公院缺乏醫生情G如「貧血」,要「輸血」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否則「點止血都唔夠」。
團結基金倡設專科認證機構
團結香港基金昨發表醫生人手短缺研究報告,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吸引更多非本地培訓醫生,並完善非本地培訓醫生專科培訓機制,包括提供充足培訓名額,由醫學專科學院(醫專)及醫管局合作考慮向有關醫生提供綜合合約。
基金又建議政府設立包括國際專家成員的獨立專科認證機構,專門審核並認證可納入香港專科名冊的專科培訓課程及資歷;授權醫專向分科學院分配培訓名額,以便為醫管局聘用的非本地培訓醫生提供專科培訓機會。本報向醫專查詢對上述建議的回應,以及增設獨立認證機構會否變相架空醫專現有職能,截稿前未有回覆。
基金邀醫生及病人組織等昨出席座談,彭鴻昌主動反駁梁智鴻,稱醫管局人手流失要止血才輸血,聽上去很合理,但他說公院本身不夠醫生,面對「貧血」問題,需「輸血」才可改善。
林正財盼修例吸200醫生
同場的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被問港府修例有否隱藏動機,他回應,政府已清楚說明,「整件事沒有政治目的」,亦沒為某地區醫生提供一道「方便門」。他形容本屆政府沒有水晶球,但每屆政府都有權修訂,當局毋須為下屆政府設定。
林又稱,每次提及醫生供求問題都牽涉陰謀論、政治化,他希望不論市民還是專業團體,應實事求是。他說,目前醫管局已缺660名醫生,若要挽留人手、改善工作環境,在人手不足下,是「不可能的任務」。他期望修例可吸引到200名醫生回流,在緊絀的醫療系統上「扭鬆少少螺絲」,讓公營醫生有喘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