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入境前有確診檢測報告 反免住隔離酒店恐輸入病例
【明報專訊】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anada Border Services Agency,CBSA)一名官員透露,目前本國旅遊限制措施存在漏洞,那就是若旅客在入境前已有確診的檢測報告,他們在抵埗後毋須自費入住酒店隔離,可直接前往檢疫地點,該官員擔心有人利用此漏洞,讓確診病例輸入本國。
聯邦政府於2月宣布新旅遊限制,乘搭飛機到本國的旅客在登機前3天,需要接測檢測並獲得陰性結果的報告,而在到埗後,相關人士需要在機場自費接受檢測,並按規定自費到官方指定的酒店留宿3天,等候檢測結果。
但另有一個選項,那就是若旅客在乘搭飛機前14天至90天的確診檢測報告,相關人士可毋須入住指定酒店,可直接前往自行選擇的地點隔離檢疫14天。
該名未有透露身分的邊境服務局官員向《環球新聞》(Global News)表示,有關措施可能令確診病例輸入本國。他並稱,在4月份,每日均有2名至5名入境旅客出示陽性檢測報告,藉此申請豁免酒店強制隔離規定,但他們在核實該等陽性檢測的真確性遇到困難,因為每個檢測報告都有不同的格式,沒有一致的標準。」
聯邦衛生部發言人吉尼爾(Anne Genier)通過電郵回覆《環球新聞》稱,有關豁免措施主是針對一些個案,相關旅客染疫後康復,將不會傳染病毒,但他們在康復3個月內仍對檢測呈陽性,而從今年2月22日至4月28日期間,共有331名旅客出示在登機前的14天至90天內,檢測陽性報告。她又強調,根據《航空法》(Aeronautics Act),任何旅客在健康篩查時提供虛假或誤導信息,將面臨最高罰款5,000元。
至於邊境服務局的發言人卡林(Jacqueline Callin)指,邊境官員有權去核實旅客提供的文件是否有效和真確,至於「若對相關旅客的隔離計劃、健康狀況或檢測文件有疑問,邊境官員可轉交加拿大公共衛生局(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PHAC)的檢疫人跟進,由他們決定後續行動。她並表明,邊防服務局不會執行《航空法》規定發出罰款,對於決定是否因應公共衛生規定而採取任何執法行動,這屬公共衛生局及或警方的職權。
卡林又說,在今年1月7日至4月22日期間,邊境服務局在機場口岸截獲14宗涉嫌虛假檢測證明,但目前未能確定當中有多少人出示懷疑虛假確診檢測報告。
根據公共衛生局向《加新社》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從強制酒店檢疫措施實施以來,逾2,000名入境旅客對檢測呈陽性,當中超過四分之一感染變種病毒。